寒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季进一步深入,气温逐渐下降,露水开始凝结成露珠。寒露时节的诗句反映着秋季的景象和人们的种种感受。寒露诗句大全中的诗句多以寒露为题材,描绘了冷花凄凉、露水滴落、秋收忙碌等景象,展现了秋季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之情。除了描绘自然景物,还有部分寒露诗句抒发了人们在这个时节的怀念、惆怅和思索。
寒露诗句大全
一. 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二.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三.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四. 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李贺《花游曲》
五.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六. 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唐彦谦《紫薇花》
七.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刘沧《秋日望西阳》
八. 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李频《黄雀行》
九. 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韦应物《授衣还田里》
十. 早麦补,晚麦耩,最好不要过霜降。
十一.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十二. 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十三.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十四. 明月照疏林花果,寒露滴空山薜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十五. 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皇甫冉《婕妤怨》
十六. 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十七.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十八. 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周贺《旅怀》
十九. 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郑愔《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二十. 何似屏星南极里,清如寒露在冰壶。——刘辰翁《法驾导引·五月五》
二十一. 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杜甫《种莴苣》
二十二. 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李绅《宿瓜州》
二十三. 早麦补,晚麦耩,最好不要过霜降。
二十四.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李郢《早发》
二十五. 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刘沧《留别崔澣秀才昆仲》
二十六. 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二十七.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二十八. 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二十九.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韩愈《木芙蓉》
三十. 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唐彦谦《紫薇花》
三十一. 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三十二.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柳宗元《巽公院五咏》
三十三.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三十四.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韩翃《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三十五. 寒露若逢天下雨,正月二月雨水多。
三十六.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三十七. 寒露多雨水,春季无大水;寒露少雨水,春季多大水。
三十八.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三十九. 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四十.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韩愈《木芙蓉》
四十一. 寒露晴天,来年春雨多。
四十二. 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四十三. 要得苗儿壮,寒露到霜降。
四十四. 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李频《黄雀行》
四十五. 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
四十六. 寒露若逢下雨天,正二月里雨涟涟。
四十七. 品种更换,气候转暖,寒露种上,也不算晚。
四十八. 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沈佺期《幸白鹿观应制》
四十九. 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皇甫冉《婕妤怨》
五十. 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李峤《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五十一. 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五十二. 寒露起黑云,岭雨时间长。
五十三.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李郢《早发》
五十四. 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沈佺期《幸白鹿观应制》
五十五. 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杂曲歌辞·山鹧鸪》
五十六. 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五十七. 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许浑《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五十八. 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杂曲歌辞·山鹧鸪》
五十九. 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刘沧《留别崔澣秀才昆仲》
六十. 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六十一.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六十二. 寒露多雨水,春季无大水。
六十三. 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郑愔《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六十四. 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钱起《晚次宿预馆》
六十五. 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李群玉《玉真观》
六十六. 何似屏星南极里,清如寒露在冰壶。——刘辰翁《法驾导引·五月五》
六十七. 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六十八.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六十九.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七十. 寒露若逢下雨天,正二月里雨涟涟。
七十一. 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李贺《感讽六首》
七十二. 晴天寒露冬雪少,春雨多。
七十三.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七十四. 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七十五.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七十六. 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七十七. 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李群玉《桑落洲》
七十八. 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七十九.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龄《斋心》
八十.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八十一.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杜甫《解闷十二首》
八十二. 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八十三. 寒露有雨冬雨少,寒露无雨冬雨多。
八十四. 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李群玉《玉真观》
八十五. 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八十六. 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李绅《宿瓜州》
八十七. 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八十八. 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卢纶《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八十九.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龄《斋心》
九十. 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九十一. 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
九十二. 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九十三.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杜甫《解闷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