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孝顺的民间俗语
一.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子不知父母恩。
二. 父母天地心,大小无厚薄。
三.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四.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五. 能做到这些,就会家和万事兴。
六.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七. 汉之袁氏累世忠节,吾心所尚,尔等宜以之为师,时时训诫自己。
八.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九. 读书不求功名,但求修身养性。
十.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十一.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十二. 少壮不努力,老大被人讥;少壮不立业,老大徒伤悲。
十三. 父母惟其疾之忧。
十四. 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十五.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十六. 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珍惜时间,懂得付出。
十七. 越努力,越幸运;越担当,越成长;越感恩,越有福报!
十八. 读少则身暇,身暇则邪间,邪间则过恶作焉,忧患及之。
十九. 勤耕苦作,正当娱乐,不搞迷信,不赌牌博。
二十.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二十一. 做人讲诚信,吃亏也是福。
二十二.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
二十三.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
二十四. 位之得不得在天,德之修不修在我。毋弃其在我者,毋强其在天者。
二十五. 器量须大,心境须宽。
二十六. 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二十七. 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
二十八. 每事宽一分即积一分之福。
二十九.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
三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三十一. 人从小时教,马从驹时训。
三十二. 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三十三. 匆贪意外之财,匆饮过量之酒。
三十四. 破除迷信,牌博禁尽,优生优育,争创五星。
三十五.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
三十六. 治家舍节俭,别无可经营。
三十七.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子爱如诗,女爱似画。
三十八. 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
三十九. 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
四十. 孕子知慈,育子知孝,慈孝之知,天地可泣。
四十一. 以义为重,以邻为里,宽大为怀,约人周己。
四十二. 志之所趋,无远不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四十三. 父母慈怀甘付一生爱,儿孙孝道喜传万古心。
四十四. 做好男子,须经磨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千古不易之理也。
四十五.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
四十六. 月里婴儿娘引坏。
四十七. 德行与技艺,是子孙最美的产业。
四十八. 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四十九.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五十. 志从肥甘丧,心以淡泊明。
五十一. 甜不过蜂蜜,亲不过母女。
五十二.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五十三. 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保一家兴旺。
五十四. 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五十五. 尊老爱幼,长幼同心,妯娌和睦,兄弟并进。
五十六. 做人讲道德,做事讲良心,种田不怕累,打工不怕苦。
五十七. 孩子不好慢慢教,哪有挖井只一锹。
五十八.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五十九.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
六十.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六十一. 重孝重道,互敬互爱,不贪不懒,健康平安。
六十二. 良田百亩,不如薄技随身。
六十三. 在家敬父母,何用烧远香。
六十四. 老受夸奖的孩子,最容易放任自流。
六十五. 廉洁始于一言一行,文明在于一点一滴。
六十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六十七. 新衣裙头次就要洗净,人从小就要品行端正。
六十八. 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六十九.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七十. 为人父母要涵养天性,懂得必先克己,方能教化儿女。
七十一. 内睦者,家道昌。
七十二.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七十三.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七十四.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七十五.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七十六. 教子光说好,后患少不了。
七十七. 亲戚不悦,不敢外交;近者不亲,不敢求远;小者不审,不敢言大。
七十八. 尊老敬贤,扶危济困,严以待己,宽以待人。
七十九. 修德于细微之处,助老于平常之时。
八十. 积小钱,办大事;积闲钱,办急事。
八十一.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八十二. 自强自立,勤俭持家。
八十三.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