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二十四个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谚语短句。每句都描述了不同节气的特点和农事活动。这些谚语短句既有实用性,又有文化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二十四节气谚语短句
一. 九月树种已成熟,抓紧采集莫延误。
二. 清明响雷头个梅。
三. 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
四. 苹果梨子大批卸,出售车拉又船载。
五. 马是拉欢不拉窝,骡是能拉又能坐。
六.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七. 地瓜要坏,快切快晒。
八. 淤种秋分,沙种寒。
九. 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
十. 谷子未熟透,小米粒子瘦。
十一. 避免畜啃青,认真订奖惩。
十二. 小寒大寒,滴水成冰。
十三. 夏至棉田草,胜似毒蛇咬。
十四. 秋耕深,春耕浅。
十五. 今冬麦盖一尺被,明年馒头如山堆。
十六.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十七. 苞米下种谷雨天;谷雨前后见家吉(鱼)。
十八. 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十九. 粮食没到手,管理不能丢。
二十. 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
二十一. 常刮北风忽转南,当夜就是阴雨天。
二十二.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二十三. 处暑不抽穗,白露不低头,过了寒露喂老牛。
二十四. 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二十五. 发芽晚,落叶早,适与粮棉搞间套。
二十六. 立春暖一日,惊蛰冷三天。
二十七. 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
二十八.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二十九. 小麦虽丰收,就怕收中丢。
三十.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三十一. 天气要变,摘花莫慢。
三十二. 立春寒,一春暖;立春暖,一春寒。
三十三. 打好棉花营养钵,天好及时把种搁。
三十四. 立春暖,回暖快。
三十五. 芫荽不热不种,不冷不弄。
三十六. 好地难得淤沙,碱地难得坷垃。
三十七. 清明高粱小满谷,芒种芝麻夏至豆。
三十八. 秋分麦粒圆溜溜,寒露麦粒一道沟。
三十九. 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
四十. 小满不起蒜,留在地里烂。
四十一. 冬修榆树夏修桑,修整白杨于伏天。
四十二. 一年栽桑,多年养蚕。
四十三.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四十四. 种子要齐,下种地皮。
四十五. 红薯上皮粪,沟溜长跑根。
四十六. 地里谷茬拾干净,来年少生钻心虫。
四十七. 节气到冬天,畜棚栏圈要堵严。
四十八. 小雪下了雪,来年旱三月。
四十九. 豆不让宿,麦不让晌。
五十. 宁叫秧等地,不叫地等秧。
五十一. 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
五十二. 地燥打洞,地潮搭棚。
五十三. 早晨落雨晚担柴,下午落雨打草鞋。
五十四.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五十五. 化雪地结冰,上路要慢行。
五十六. 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五十七. 得不得,麦芒水。
五十八.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五十九. 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六十. 晴冬至,年必雨。
六十一. 麦花要晴,稻花要雨。
六十二. 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棉正当时。
六十三. 宅旁栽上几棵杨,十年就能盖楼房。
六十四. 秋雨透地,降霜来迟。
六十五. 农副业,千条路,盘算好,穷变富。
六十六. 水是金汤玉浆,灌满粮囤谷仓。
六十七.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
六十八.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六十九. 寒露柿子红了皮。
七十. 白菜萝卜追和浇,冬瓜南瓜摘家来。
七十一. 霜后还有两喷花,摘拾干净把柴拔。
七十二. 寒露起黑云,岭雨时间长。
七十三. 春分节到不能让,地瓜母子快上炕。
七十四. 冬至有雪,九九有雪。
七十五. 小满三日望麦黄。
七十六. 光耕不耢,不如睡觉。
七十七. 清明要雨,谷雨要淋。
七十八. 立秋三天,遍地红。
七十九. 白露镰刀响,秋分砍高粱。
八十. 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
八十一. 最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
八十二.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八十三. 犁地到头到边,麦苗长得齐严。
八十四. 不怕家里少,就怕不去找。
八十五.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八十六. 芒种雨涟涟,夏至要旱田。
八十七. 牛猪细草料,骡马囫囵粮。
八十八. 雨水东风起。伏天必有雨。
八十九. 立夏汗湿身,当日大雨淋。
九十. 春天不开沟,夏水无处流。
九十一. 灌浆足墒,粒饱穗方。
九十二. 灭虫先灭娘,擒贼先擒王。
九十三. 九里的雪,伏里的雨,吃了麦子存了米。
九十四. 伏里雨多,稻里米多。伏里无雨,谷里无米。
九十五.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
九十六. 中伏萝卜末伏菜,立秋前后大白菜。
九十七. 地边锄杂草,病虫都减少。
九十八. 麦浇小,谷浇老,雪盖麦苗收成好。
九十九.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一佰. 土地耕得深,瘦土出黄金。
一佰零一. 摘了梨,别松气,施肥浇水和掘地。
一佰零二.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一佰零三. 多逛地头,少逛街头。
一佰零四. 棉花勤锄草,秋后拾花早。
一佰零五. 光收不管,杀鸡取卵。
一佰零六. 麦出七日直,棉出七日屈。
一佰零七. 会耕会耪,无粪不长。
一佰零八.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一佰零九. 靠天越靠越荒,靠手粮食满仓。
一佰一十. 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一佰一十一. 三耕六耙九锄田,一季庄稼抵一年。
一佰一十二. 春分时节,果树嫁接。
一佰一十三. 蚯蚓早出晴,暮出雨。
一佰一十四. 喂鱼注意多投草,鱼病防治至关键。
一佰一十五. 枣红肚,磨镰割谷。
一佰一十六. 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一佰一十七. 谷雨有雨棉花肥。
一佰一十八. 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
一佰一十九. 夏至见春天,有雨到秋天。
一佰二十. 冬至头,冻死牛;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尾,不要被。
一佰二十一. 清明蒜不在家,数伏蒜不在地。
一佰二十二. 风刮小麦倒,自己把头翘。
一佰二十三.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一佰二十四. 立春阴,花倒春。
一佰二十五. 节约过新年,不能狂花钱。
一佰二十六. 九里的雪,硬似铁。
一佰二十七. 瑞雪兆丰年。
一佰二十八. 冬至饺子夏至面。
一佰二十九. 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一佰三十. 麦润苗,桑润条。
一佰三十一. 谷雨下秧,大致无妨。
一佰三十二. 处暑棉田见新花,及时采摘善收贮。
一佰三十三. 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一佰三十四. 立夏东风麦面多。
一佰三十五. 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一佰三十六. 萝卜挑上街,药铺不用开。
一佰三十七. 沟水外漫,淹了农田。
一佰三十八. 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
一佰三十九. 处暑有下雨,中稻粒粒米。
一佰四十. 若要庄稼壮,一年一换炕。
一佰四十一. 薯菜窖,牲口棚,堵封严密来防冻。
一佰四十二. 蚕老一个闪,麦熟一眨眼。
一佰四十三. 精耕细作除蝗害,荒地开垦能免灾。
一佰四十四. 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
一佰四十五. 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歇。
一佰四十六. 小寒寒,惊蛰暖。
一佰四十七. 清明种瓜,立夏开花。
一佰四十八.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
一佰四十九. 春分麦,芒种糜,小满种谷正合适。
一佰五十.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一佰五十一. 小寒无雨,小暑必旱。
一佰五十二. 霜降前,要种完。
一佰五十三. 地板返潮,雨将来到。
一佰五十四. 春分有雨家家忙。
一佰五十五.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
一佰五十六. 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
一佰五十七. 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一佰五十八. 立夏三天遍地锄。
一佰五十九. 饥无劲儿,饱无劲儿,不饥不饱才有劲儿。
一佰六十. 不怕家里少,就怕不去找。
一佰六十一. 深耕细耙苗儿壮。
一佰六十二. 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
一佰六十三. 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
一佰六十四.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一佰六十五. 粮食不到囤,管理莫松劲。
一佰六十六. 芒种夏至,水浸禾田。
一佰六十七. 雨打夜,落一夜。
一佰六十八. 枪杆乌霉拔个遍,来年地里就少见。
一佰六十九. 男也懒,女也懒,下雨落雪翻白眼。
一佰七十. 芒种落雨,端午涨水。
一佰七十一. 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
一佰七十二. 小满见三鲜:黄瓜、樱桃和蒜薹。
一佰七十三. 芒种三日打麦场。
一佰七十四. 小暑起燥风,日夜好晴空。
一佰七十五. 小满见三新:樱桃、黄瓜、大麦仁。
一佰七十六. 花椒下种要做好,放在水里泡一泡。
一佰七十七. 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
一佰七十八. 霜降播种,立冬见苗。
一佰七十九. 芒种有雨,芒种后日日雨。
一佰八十. 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
一佰八十一. 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一佰八十二. 天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
一佰八十三. 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
一佰八十四. 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
一佰八十五. 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
一佰八十六. 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一佰八十七.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一佰八十八. 中伏萝卜末伏芥,立秋前后种白菜。
一佰八十九. 清明有霜梅雨少。
一佰九十. 棉花听着人的脚步长。
一佰九十一. 蝴蝶屋内飞,下雨不到黑。
一佰九十二. 腊七腊八,冻裂脚丫。
一佰九十三. 早把地耕好,种麦误不了。
一佰九十四. 种麦到立冬,费力白搭工。
一佰九十五. 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
一佰九十六. 春分不上炕,谷雨插不上。
一佰九十七. 苹果果子为上果,乌冬李子更值钱。
一佰九十八. 立春晴,一春晴。
一佰九十九. 霜降不摘棉,霜打莫怨天。
二佰.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二佰零一. 蜻蜓高,晒得焦;蜻蜓低,满地泥。
二佰零二. 腊月三白,适宜麦菜。
二佰零三. 芒种有雨豌豆收,夏至有雨豌豆丢。
二佰零四. 小雪不收菜,必定要受害。
二佰零五. 寒露种菜,霜降种麦。
二佰零六.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
二佰零七. 春天粪筐满,秋天粮仓满。
二佰零八. 夏至三庚数头伏。
二佰零九. 花收暖,麦收寒。
二佰一十. 槐花稠,豆子收;槐花稀,豆子秕。
二佰一十一.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二佰一十二. 深埋使劲砸,扁担也生芽。
二佰一十三. 立春雨到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
二佰一十四. 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二佰一十五. 棉花不要多,三千六百棵。
二佰一十六.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二佰一十七. 挖地如挖粮,整地如修仓。
二佰一十八. 麦套棉两亲家,收了麦子又摘花。
二佰一十九. 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
二佰二十. 立冬不倒针,不如土里闷。
二佰二十一. 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
二佰二十二. 秋分不起葱,霜降必定空。
二佰二十三. 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
二佰二十四. 白露节到,牛驴上套。
二佰二十五.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二佰二十六. 要旱要旱未真旱,准收棉;要涝要涝未真涝,粮丰产。
二佰二十七. 风大夜无露,天阴夜无霜。
二佰二十八. 柿子红似火,摘下装筐箩。
二佰二十九. 大暑小暑,有米懒煮。
二佰三十. 立春寒,阴雨连绵四十天。
二佰三十一. 追肥浇水接划搂,三个环节要紧扣。
二佰三十二. 早黍晚麦不归家,从来不收晚地瓜。
二佰三十三. 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蚜。
二佰三十四. 冬无雪,麦不结。
二佰三十五. 雨水泥泞溅一身,冰地摔倒伤骨筋。
二佰三十六. 犁耢一起拿,耕后就耢下。
二佰三十七. 春分前后,大麦豌豆。
二佰三十八. 冬至打霜来年旱。
二佰三十九. 落雪勿冷,融雪冷。
二佰四十.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