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能看见自己身边围绕着其他人。为什么说是大部分、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是弃婴,不应该被出生的孩子。不应该被出生、却被迫出生、叫做生来孤独。所以并不是人人生来孤独,虽然我们始终只能感知自己的世界,却在家庭社会中也无法避免与他人的世界交叉重叠。而生来孤独的人,长大了以后、为了生存也被迫进入社会社交。
大家都说,人是社会性动物、群居动物,所以为了稳定人的生存条件需要不停繁衍后代,又为了社会有序良性得发展需要协同合作和互相制约,从而有了制度婚姻。
可社会发展至今,有的人选择不进入婚姻家庭,还有因为社会过度得社会性、人的精神产生了偏离的所谓精神疾病,譬如社交恐惧症、抑郁症、自闭症。
包括正在探讨的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并不以繁衍后代为目的的组成家庭,但更多的同性恋是别无选择的、只能一辈子独身。那是不是可以解释为原始的生存法则并不适应所有人类了,人类社会已经达到一个饱和的量级,当下更需要的是如何让边缘化的人有一个适应生存的环境。他们已经无法满足于传统的生存模式。他们虽然生来并不孤独、却在后天开始选择孤独。他们专注于自我,好像孤独才能带给他们安全感。但是在传统社会的框架下,他们被视为病人,被边缘化。其实或许他们才是最具有未来性的一群人,只是这个世界还没有跟上他们的脚步。
当人类社会一半的人口不再选择婚姻和生育、甚至更多、可能这个世界才能回归到平衡状态。我们需要的是节制,节制对他人的期待、节制重复得制造、节制对控制的欲望、节制盲目得造人。文明的起始从希腊哲学而来,如今文明的更迭也需要现代哲学思考、创造人类社会新的秩序。
现在说两性关系。从前人类为了城邦的发展,统治者有更多的劳动力,每一个人都有交配的需求,为了达到人口最大化,因此有制定婚姻的必要性,集体的捆绑更有利于达成一个共同的生存目标。从杂婚制、群婚制、偶婚制到一夫一妻制。又为了合理化在婚姻制度的必要性,人类在同一空间长久相处下来而产生的配合度和依赖感、给了婚姻目的一个精神导向,叫做爱情。实际上我想婚姻的最初目的应该是亲情,而非爱情吧。
所以至今都有人在问,爱情到底是什么?为了爱情而进入婚姻是否合理?婚姻是可以守护爱情的吗?百般剖析婚姻与爱情的关系,实际却发现处处矛盾的地方。爱情比亲情来得单纯得多,是让原本陌生的人产生精神连结。爱情也是自身对他人有期待的美化,是对他人精神占有的美化,通过他人来肯定自我的美化,互相提供情绪价值的美化。因此反过来说,人类对自我认知的是否在减退。因为社会性的发展越来越复杂,人也就变得越来越盲目而复杂。大家都需要一个坚定的伴侣,最好可以像一面魔镜,用来认识自己。
可是,他人即地狱的问题也随即越来越明显,自己同时也是他人的地狱。一味得在意他人的评价,让自己活在他人眼里而更加找不到自我。
那我们为什么需要爱情吗?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人性的?是人性给我们带来了爱情吗?在爱情里我们才可以有意识地隐藏起人性的弱点。所以爱情是缓解人类社会的压抑和恐惧的唯一出口。可爱情同样让我们开始感受到一种叫不安东西,爱情里不存在安全感,它本身就不是稳定的具象的关系。它是一种情绪,有时候这种情绪的感受真实到自己都无法解释。它是一种伪装,伪装到最后也可能就回不去原来的自己了,所以也是让自身的本质能够发生改变的一种能量。那么后来我们发现,不安这个东西是阻碍爱情一直美好下去的原因,于是我们讲它塞进了婚姻里。
现今我们错误地推崇为了爱情而结婚,到最后爱情和婚姻都变得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