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分类目录网(FLML.CC)是一个专业的网站分类目录平台!主要提供收录网站服务,要求网站有ICP备案(违规站勿扰),快审服务请联系:qq1962348884

新站提交
  • 网站: 14530
  • 失效: 4020
  • 文章: 29029
  • 待审: 237

周制婚礼

在这个时期结婚整个程序相当的繁琐和复杂,可以说要结婚需要不少的精力。据《礼记·昏义》记载,周朝的婚礼制度是最早的,并且是后面所有的婚礼的雏形。周制婚礼的完整流程: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首先婚前礼便采用“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到了正婚礼阶段(沃盥、对席、同牢合卺和餕余设袵),在周朝并没有拜堂的习俗。据司马光《书仪》:“古无婿妇交拜之仪,今世俗始祖见交拜,拜致恭亦事理之宜,不可废也。”可知宋代交拜之礼已经流行。元代拜堂,于夫妇交拜外,尚有同拜天地之礼,即先拜天地,再拜婿之父母,最后夫妇交拜。这就是如今流传下来的三拜之礼。沃盥(灌)就是新人入席前需要洁面洁手,对席就是新人交拜之礼结束后,需要对视而坐,需要男西女东,这样的坐的意思是阴阳交合。同牢合卺就是新娘新郎一起食用牲畜,并且引用用葫芦切成一半装盛的酒,一般酒带点苦味。意味着新娘新郎双方要在今后的日子里同甘共苦。餕余设袵便是男女结合。

同牢合卺正在进行中

婚后礼阶段,使新妇成为男家的一分子,与男家的亲族融合在一起,所以又称“成妇礼”。成妇礼主要有三:妇见舅姑、妇馈舅姑、舅姑飨妇。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的婚礼基本继承了周朝时期的婚礼礼仪,但是“六礼”过于繁琐,而百姓更不局限于这繁琐的礼仪里,因此形式更加多样化。在秦朝时期,男女的婚姻甚至需要去官府登记。汉朝的时候开始出现婚闹,新妇需要带凤冠霞帔。

凤冠霞帔的展示

一、议婚

秦汉时期子女的婚事通常由父母或家族的家长操持。一俟儿女长大成人,父母便开始着手为子女留意选择对象。若是相中了某家的儿子或女儿,或委托亲朋好友,或请媒人,到其家中请婚。通常男方家向女方家提亲较为普遍。秦汉时期也存在着子女自择配偶的情况,如果获得家长的认可,便成就一段姻缘。若父母及子女并无特别中意之人,则主要通过媒人介绍婚姻对象。纳采时男方家要携带礼物,《仪礼·士昏礼》曰:“下达纳采用雁。”郑玄注:“用雁为挚者,取其顺阴阳往来。”

二、问名占卜

若对女方感到满意,接下来便要策告祖宗,进行订婚占卜,即所谓的问名。占卜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看婚嫁双方是否有同姓关系。同姓不婚的观念始于先秦。秦汉时期也存在某些同姓相婚的例子,但总的来说并非普遍现象。

三、订婚聘礼

如果获得的是吉兆,就要把合婚佳音通知女方,即所谓纳吉。之后便进行下一个程序纳征,给女方家送聘礼。这是一种具有实物和象征意义的对婚姻的认定。聘礼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聘金,聘金数目的多少因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的不同有所差异。聘礼除聘金外,还要送带有吉祥意味的实物。秦汉时人沿袭了先秦时期“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的观念,对聘礼十分看重。在秦汉人眼中,聘礼代表的不仅仅是财物,还代表着物质以外的精神含义。

四、选择婚期

纳聘之后,男方家便开始着手选择婚期。婚期通常由占卜来决定。据睡虎地秦简《日书》,若在非吉日结婚,将导致包括妻亡、夫死、离异、贫困、妻子嫉妒等一系列后果;而可以结婚的良日则意味着将有夫妻恩爱的美满结局。

五、迎亲

男方家庭迎亲和女方家庭送亲是婚礼的前奏。男方要亲赴女家迎亲。

六、婚礼

秦汉时期,无论贵贱贫富婚礼皆操办得隆重喜庆。参加婚礼的人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婚家双方的亲族成员,二是婚家的友人,三是婚家的邻居。新人在这样一个人生的重大节日中尽其所能穿得华丽漂亮。尤其是新娘的服饰更为引人注目,蔡邕形容为“丽女盛饰,晔如春华”。婚服还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东汉女子出嫁时脚着漆画屐,以五色彩为系。新妇入门后的第一项仪式是拜见公婆。婚礼仪式后通常要举行酒宴,热闹的婚宴场面将婚礼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由于婚宴习俗盛行,即使家庭贫困也要勉强为之。

唐朝

传统“六礼”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币(下彩礼)属于定婚的程序,择日、亲迎属于成亲的程序。可见,即使传统礼仪,定婚的程序有四套,是重点。婚礼礼仪中,入洞房之后,还有若干注意事项。其一,却扇,古时,新妇多用扇遮脸,需待交拜后去之。唐代妇女结婚常用纨扇和折扇两种,故洞房定情,古语美称为“却扇”。和前面说过的催妆诗一样,男方也要做却扇诗。其二,合髻,也称作“结发”,象征夫妻和睦,永结同心。秦汉时的“结发”,就是新郎亲手解去新娘在娘家时所结的许婚之缨,即系头发的彩带,重新梳理头发后再为之系上。隋唐以后的“结发”,是男女双方各剪下少许头发,挽成“合髻”,一般都是马上交给新娘保存起来。

最重要是婚服,在唐代,女子的婚服不是红色的,而是青缘色,新郎穿蝶红色的礼服。男服绯红,女服青绿,这种婚礼服饰既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又结合了热烈喜庆的气氛,显示出座容华责的大唐气象,也是“红男绿女”的来源。

红男绿女

宋朝

宋朝的婚礼不再是周制婚礼流传下的六礼,而简化成三礼(纳采,纳币,亲迎),随着宋朝时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礼仪逐渐简化,无论百姓还是官员贵族都遵从三礼。同时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习俗,比如相亲,男女需要在约定的一个日子里见面,如果相中了,需要在女子的的发髻上插上金钗,成称为“插钗”,如果不中意,则要送上彩缎,称为“压惊”。接着是通资财,通婚书上除写明男女双方的姓名、生辰外,还要写明家中财产状况,嫁娶论彩的表现十分明显。在亲迎之前,男方要送花粉一类的东西“催婚”,女家要用帐幔,被褥之类的装点新房,称为“铺房”。

宋朝的金钗出土

元朝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多民族大一统王朝,境内各民族互相融合,互相影响,元朝的婚俗也呈现出多样性,既有本民族特点又有其他民族的影子。元朝的婚姻制度是以蒙古人为主的制度,原则上各族在婚姻上是一律平等的,但是忽必烈颁布的法律蒙古的女子娶了其他族的男子,就不以男子的婚俗为主。蒙古人还流行抢亲的风俗,父亲可以为儿子抢父亲可以为儿子向女方求婚,若女方父亲同意,就饮“布浑察儿”(许亲酒)。又有“不兀勒札儿”,译称“许婚筵席”。“不兀勒札儿”这个词原意是“颈喉”,这里实际上指羊的颈喉,这个部位的骨头十分坚硬,许婚筵席上吃这个部位的肉,表示定婚不悔。后来没有许婚筵,就改在结婚时吃“不兀勒札儿”,表示好合。这个风俗延续至今。议婚要讲聘礼,一般是以马示聘。元朝时期,由于常年的战争导致大量的男人死亡,因此就执行一夫多妻制,为了能够增添人丁。此期间,还实行继婚制即父死则妻其从母,兄弟死则收其妻”。

元朝婚礼

明朝

明代庶人百姓的婚礼仪式主要依据是《朱子家礼》只存纳彩、纳币、请期的仪礼。如洪武元年制定,禁止庶人百姓指腹、割衫襟为亲。凡庶人娶妇,男子年在16岁,女子年在14岁以上者,可以听任婚娶。结婚迎娶时,新郎可服常服,或借用九品官服,新娘准穿花钗大袖。其纳彩、纳币、请期之礼,略仿品官诸仪,但有媒人而无宾相。亲迎的前一天,新娘家可派人到男方家陈设新房,俗称之为铺房。其余的告词、醮戒、奠雁、合卺诸礼仪,并如品官仪制。拜见祖称舅姑、舅姑醴妇之礼,也大体与品官诸礼相同。明代统治者虽然对品官庶人百姓的聘礼作了详尽具体的规定,要求士庶之家,婚嫁不得过求仪物,但在实际婚姻过程中,人们并没有遵守法律条文的规定,特别是到了明末,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拜金主义之风大盛,明代婚姻中的买卖关系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此外,明代品官中的纳妾、挟妓现象十分严重;在民间百姓中也存在着典婚、童养婚、指腹婚、冥婚等陋习。

《朱子家礼》内容部分展示

清朝

清朝封建等级森严,就连人的平常娱乐和婚姻都受封建等级制度牵连,因此便有"婚姻择,严良贱、先门第”的规定。而且婚姻由父母包办,婚事由父母管理,如果自作主张就仗打80大棍。甚至在一些宗族意识强烈的地区,男女并没有婚姻自由,甚至受家长和族长来管。父母包办婚姻需要遵守两个原则即选择门第和贫富。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不看良贱,只看贫富。也有的地区不看贫富,只看良贱。随着统治者为了想为国家添加人丁,甚至鼓励人们早婚早育,明文规定男的16岁,女的14岁达到结婚的年龄。甚至出现了”童养媳”的现状,由于当时有一些百姓十分贫困,只好去抱养一些女婴回来,然后把她们养大,大概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和自家的儿子结婚。这无疑摧残了人性和道德,也使得妇女受封建思想的迫害。

清朝的童养媳现象



最近收录

TOTO官网toto.com.cn

入驻时间:2024-12-14

TOTO作为一个生产、销售民用及商业设施

卫浴网www.chinaweiyu.com

入驻时间:2024-12-14

卫浴网是全面的卫浴洁具网包括上千家卫

鲁班到家www.lbdj.com

入驻时间:2024-12-10

鲁班到家是全国家居售后同城配送安装维

芝士伴学www.zsbxedu.com

入驻时间:2024-12-09

芝士伴学网是致力于打造全国职业资格证

多啦导航www.duolaweb.com

入驻时间:2024-12-09

多啦导航是汇聚全网优质网站及资源的网

高清MP4吧www.mp4pa.com

入驻时间:2024-12-09

高清MP4吧是一个影视网站,主要提供最新

放放电影网www.ffddyy.com

入驻时间:2024-12-09

放放电影网是一个在线影视网站,主要提供

爱空间装饰装修公司官网www.ikongjian.com

入驻时间:2024-12-07

爱空间装饰装修公司是一家标准化的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