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是古代社会的贵族豪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北京有许多宫殿。 这些宫殿现在非常有名。 在古代,它们是达官贵人的居所。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北京的前十名王府排名。
1丶恭王府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是清朝后期恭亲王奕䜣的府邸及花园,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恭王府花园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而恭王府主体建筑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时修缮完毕,并向公众开放。
2丶雍亲王府
雍亲王府一般指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是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明代为太监官房,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在旧址上建立雍亲王府邸,雍正帝即位后,将前半部改为黄教上院,后半作为行宫,后行宫遇火被焚。雍正三年(1725年)上院改为行宫,正式更名为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正式改为藏传佛教寺院。
雍和宫南北长400米(1,300英尺),占地66,000平方米(710,000平方英尺)万平方米,布局分为东、中、西三路,共有五进院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7年入选第一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丶庆亲王府
庆亲王府,是清朝庆亲王的王府,现存两座。一座即本文所述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定阜街3号。另一座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原天津英租界剑桥道)55号,是中国唯一以西式洋房为宅邸的王府,见天津庆王府。
4丶礼亲王府
礼亲王府,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西黄城根南街9号,是清朝康亲王杰书及其后裔的府第。
5丶孚郡王府
孚王府一般指孚王府,俗称”九爷府“,原为怡亲王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大街137号。占地面积44000平方米,整体呈长方形,分东路、中路、西路。其内建筑布局完全与《大清会典》所规定的王府形式相符。中路有前庭和后寝两个部分。正殿名为银安殿,左右各有配楼7间。后殿5间,后寝7间,最后有后罩楼7间。后罩楼两侧各有一个独立的庭院。正院西侧有几个四合院,原为王府眷属的居住区。东路院原属府库、厨厩及执事侍从的住所。
6丶郑亲王府
郑亲王府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5号的清朝郑亲王济尔哈朗及其后裔的府第。
7丶醇亲王府
醇亲王府是大清醇亲王的府邸,位于今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醇亲王府原在今复兴门南的原太平湖旧址,也称“南府”、“太平湖醇亲王府”。因光绪帝出生于此,故成为“潜龙邸”。光绪帝登基后,清廷遂在后海给醇亲王一个新的醇亲王府,也称“北府”、“后海醇亲王府”。
1908年,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继承大统后,此处醇亲王府亦成为“潜龙邸”。清廷为此兴建第三座醇亲王府,即监国摄政王府。
8丶淳亲王府
淳亲王府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4号院内的清朝淳亲王允祐及其后人的府第。后来该府及周边地区在清朝末期被改建为英国驻华使馆。
9丶睿亲王府
睿亲王府是青海祖母二哈至第14个儿子,多尔衮的王府一共有两处,一处是日亲王,进北京后的住所另一处是乾隆年间恢复睿亲王世爵后的新府邸。
10丶涛贝勒府
涛贝勒府是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的建筑群,为清朝多罗贝勒载涛的府第,并曾做为北京辅仁大学校址。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