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是历经数朝才完成的重要工程。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长春最著名的十大城门吧。
1丶山海关
山海关(满语:ᡧᠠᠨᠠᡥᠠ
ᡶᡠᡵᡩᠠᠨ,穆麟德转写:šanaha furdan),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秦皇岛市与辽宁省葫芦岛市的省界附近,又名渝关、榆关[1]。山海关位于燕山和渤海之间,是明长城最东端的关隘,故而被称为“天下第一关”。此处早在战国时期就曾修筑有长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修筑现有关隘,自此山海关成为地理分界,该关口以东区域被称为“关外”。至崇祯年间修建有罗城、卫城和海防城等附属建筑。清朝乾隆年间成为永平府所辖的临榆县城。清末时为加强海防而修建多处炮台。中华民国时期,山海关先后为奉系、国民政府、日军、冀热辽军区等方控制,1948年11月27日为东北野战军接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度归属于辽西省管辖,后划归河北省。山海关共分为关城、东罗城、西罗城、北翼城、南翼城、威远城、宁海城等多个部分,其中部分建筑曾被改建或重建。关城东城门镇东楼西侧屋檐下有著名的“天下第一关”牌匾,南侧伸入渤海的部分被称为“老龙头”。1961年,山海关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作为长城的一部分入列世界文化遗产。现今京哈铁路和102国道均从此关口经过,为交通要道。
2丶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向西5千米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
3丶玉门关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是中国境内连通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之一。
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得名;关城方形如盘,北、西两面有门,北门外不及百米即到疏勒河;和西南的阳关同为当时通往西域各地的交通门户,出玉门关的北道,出阳关为南道。六朝时自今安西通哈密一道日益重要,关址东移至安西双塔堡附近;唐朝再次建立,现在的玉门关是汉代玉门关的遗址;宋以后中国同西方的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废圮。
玉门关在中国古代一直是文人墨客的咏叹之地,唐代诗人王之涣就曾留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佳句。
1988年,玉门关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丶雁门关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长城/雁门关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与函谷关、仙霞关、剑门关并称中国四大古关口。
5丶居庸关
居庸关是明长城其中一座出名的关城,与附近的八达岭长城同为首都北京西北方的重要屏障。与倒马关和紫荆关合称“内三关”。居庸关也是太行八陉中军都陉的重要关隘,始建于秦代。
6丶娘子关
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太行山脉西侧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西口,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故得今名。
7丶紫荆关
紫荆关是中国长城上其中一座关隘。它是长城上一座著名的关城,位于居庸关和倒马关之间,号称“内三关”。
8丶偏头关
偏头关,简称为偏关,关城即今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县城,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外三关”,是三关中最西边的一座。得名一说是因为关城东仰西伏,状如人首之偏;另一说是因为五代时期、宋代和金代在这里设立偏头寨的原因。
到元代开始叫作偏头关,但其关城已毁,仅存残址。今天的关城为明代所建。明洪武二年(1369年)设太原五卫,偏关属镇西卫。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镇西卫指挥使张贤在偏关置偏关所,开始建新城。宣德四年(1429年),山西镇总兵由宁武关移驻偏关,之后多次扩建,成为现在的规模。
9丶倒马关
倒马关在《战国策》中称呼为鸿上关(又称鸿之塞),汉朝时称常山关,古名靑龙口关。所在今为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倒马关乡。
倒马关和紫荆关、居庸关合称为宋代内三关。和紫荆关、居庸关、故关称为明朝京西四大关。倒马关建于1452年,在1465年大规模整修
明朝马中锡的《倒马关师序》称路途险峻、山路崎岖,马容易遇阻碍而跌倒。
10丶宁武关
宁武关,在今山西忻州市宁武县城区,与偏关和雁门关合称山西“外三关”。
始建于明代中期,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建成。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扩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为攻入北京,与明军进行了一场大战,史称“宁武关之战”,击败三关总兵周遇吉,不久攻入北京,灭亡了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