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高9米的嘉峪关城,不得不在墙上建造几十座大小不一的亭子和无数的扶壁。砖的用量惊人。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起重设备,所以都是手工搬运。当时修关城用的砖是在20公里外烧制的。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下,再人工抬上去。因为城市的高度,唯一可以上下的路是陡峭的,上下都很难。虽然很多人被派去搬运城墙上的砖块,都累得要死,但他们背上的砖块仍然供不应求,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
一天,一个牧童来这里放羊玩耍。看到这一幕,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一批砖运到了城墙上。人们看起来又惊又喜,纷纷效仿,大量的砖块很快被运到城墙上。
那么,放羊的孩子是怎样轻松地把砖运上城墙的呢?
答案:放羊的孩子解下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