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石、木、瓦匠的祖师爷是一个人,就是鲁班。石匠是大师兄,木匠是二师兄,瓦匠是小师弟,鲁班对他们没偏没向,一心要把全身手艺都教给他们,可他们三个各有所好,后来,就只好分别教他们每人一行手艺活儿。三年后,三人的手艺都学成了,鲁班告诉他们说,“明几个,你们都下山去吧,传啥使的,为师明天再说。”
可临走的头一天晚上,石匠突然起了个奸心眼儿。他悄悄地收拾好锤子、塞子,小尺杆子啥的,还特意偷了师傅那条宝贝红线,一声没吭就下山去了。这条红线最好使,不管你做什么活儿,要啥花样,只要画上线,顺一头儿用蒙子隔三岔五地塞几下子,再用锤子轻轻一敲,就完话儿了,非常省力。鲁班师簿本来打算把这条红线剪开,分给三个徒弟每人一根,可贪心的石匠很怕两个师弟也得了红线,抢他的饭碗子,就一个人偷走红线,寻思这下就没别人的了。
第二天,鲁班很生气,就说,
别看石匠得红线,
让他回家去要饭岁
露天地里耍单干,
秃尖蓼子穷倒换“
后来,真的应了这话,石匠真的得自己背着家伙四处找活儿干,常在外边打野场干活儿,耍单帮的活儿多,新攀子塞几下就得换,要不秃了尖,没了梭就不好使了.
再说,鲁班一看红线被大徒弟偷去了,就把本想留用的墨斗子拿出来送给二徒弟木匠。这墨线也挺好使,也能画啥做啥,只是不如红线灵巧省力.做活儿时,画完线敲打不开,非得一点儿一点儿摆弄,有一处手不到,家伙不到也不成。鲁班就把木匠平时喜次用的饼、刨、斧、锯、凿子、钻啥的都送给他了,还特意为木匠做了一根五尺杆子和一把方角尺。他对木匠说,
星线虽没红线好,
青门大户把你找,
攒下金银聚财宝,
山珍海味吃不了。
后来,也应了这话,木匠活儿果然好干,钱挣得也多,比石匠吃香多了。就为这,木匠时刻念念不忘祖师爷。
轮到瓦匠了,没线可传了。鲁班正急得没法,他的夫人纳着鞋底,从屋里出来了,问鲁班, “房事啊,急得这样? ”鲁班一说,夫人笑了,顺手扯下两度纳底绳子给了鲁班。鲁班一看,还挺好,就把纳底绳相瓦匠常用的刨锦儿,瓦刀.抹子,靠尺,线坠儿啥的送给了瓦匠,也跟他说了四句话3
别看线绳不唯的,海低宽窄任你系g 石头砖瓦照它砌,保证不能丢手艺。
瓦匠一听,也很高兴。可他想了想,又问:"我以前也没用过这线绳,冷丁出去干活儿,要系差了线咋整呢?”鲁班一听,是这么回事,就告诉他和木匠:“你们下山干活儿时,尽量别分开。让你二师兄带着你点儿,遇有啥活儿时,让你二师兄先动手,你后动手,比着他的挂线干,准没错。”二人辞别师傅就下山了。
后来,也应了这话,瓦匠干啥活儿时,总得等木匠先匕划好了,放完星线以后,瓦匠才能照着边框四至挂白线。手艺人常说3 "瓦匠得借木底线使”,就是这么回事。
大后来,在这三行手艺人用线上还有几句嗑儿*
石匠使红线,
见线就凿断I
凿断那条线,
怕被别人看。
木匠画星线,
见线留一半,
留下半拉线,
为给师弟看。
瓦匠扯白线,
照线比着干,
上线不上线,
师兄说了算。
后来,瓦匠活儿一般不怎么费脑筋,因为木匠都为他比划好了,照线干就行了。要不的,瓦匠干完活儿咋乱扔线绳呢Q瓦匠一来有靠头,二来线绳家家有,不缺。
一直到现在,这三行手艺人干活儿时,都离不开鲁班爷传下来的这三条线。
讲述者,傅之英男66岁汉族怀德县
农民小学毕业
采录者*傅明忠另25岁汉族文化馆干部
大专毕业
采录时间. 1972年采录地点,怀德县
附、异文
石匠、瓦匠、木匠谁老大?准老二?谁老三?那可不是乱排的,是鲁班爷给定的。
传说鲁班爷艺成之后,收了三个开门弟子。鲁班爷不仅精通木工活儿,也精通其它三百六十行的手艺。
三个年轻人,一个学石匠,一个学瓦匠,一个学木匠。
鲁班爷先教了三个人使家什,三个徒儿脑袋都很灵,不到一年的工夫就都会了。鲁班爷就教他们使线,她嘱咐说:“活儿以线为主,直不直,线找齐。*
那个学石匠的小伙子说:“师傅,我会了,我想下山卖手艺挣饯去。” “好吧,那你就下山吧O记住,你们兄弟三人你先下山为老大,以后见到了两位师弟要多照顾。” 鲁班爷说完,就送石匠下山了Q石匠下山后,在石头上找了线就干活儿,活儿干完了,线还留在石头上。后人说石匠是老大,使的是真线“
石匠走了,鲁班对另两个徒弟说,“用线要活,不能用死线,这叫虚虚……”话刚说到这儿,瓦匠的耳朵上叮了个蚊子,他“啪”地拍了一巴掌。这时鲁班爷正讲“实实” 两字,瓦匠没听到。瓦匠以为这是师傅最后一招儿了,又见石匠先下山当上了大哥,他也向鲁班爷说:“师傅,我也要下山卖手艺挣钱去。” “好吧,你就是老二了。”说着他从地下捡起块石头,用线捆住交给瓦匠说:“拿着吧,干活儿时有用.”这就是瓦匠今天用的线坠儿。第二天,瓦匠下山了。从此,瓦匠干活儿都是两边挂线,后人叫它为虚线。
只有学木匠的小伙子跟鲁班爷学满了三年。临下山前,鲁班爷问:“线画错了怎么办?w木匠答道i “哪个对就写个对字。” “那不行,线上不写字儿,打叉就是对。” 鲁班爷这句话,后来有人跟木匠开玩笑,给改成了 “木匠不认字儿,打叉就是对“ O最后鲁班爷又对木匠说:“活儿上的线,干完就用刨子净掉,别让人偷去手艺,”
木匠是最后出的徒,排行自然就是老三了。每当三个人坐在一起吃饭时,石匠老大也就自然坐上首,木匠坐下首。木匠干活儿画线,干完活儿净线,别人都说木匠用的是假线。
(乾安县)
讲述者,壬叔英女53岁汉族乾安县家务高小毕业
采录者*孙正连骂33岁文化干部高中毕业采录时间* 1986年采录地点*乾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