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县西北岔一带地方,山又高又陡,老林子又密又大,这儿是长白山的一条主脉,最高的那个山尖儿叫“挂钟岭” O
挂钟岭上,有一棵高大的红松,红松伸出一根长长的枝丫儿,丫儿上挂着一口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钟。
相传,这钟还是杨靖宇亲手挂的呢。
那年,抗联住在这山上,常常派出队伍到山下的公路附近打埋伏,爆破桥梁,消火进山来“讨伐”的鬼子。那时候,仗打得紧,山上的粮有时供应不上。再说就是有粮食,也得节省着吃呀。战士们常常在战斗间歇时去打猎,采野菜,山果子……
当时,有个战士问杨靖宇:“司令,同志们一出去,满山遍野地散开了,有了紧急情况,可怎么召集呀? ”
杨司令笑了笑说, °这个,我早就想到了。有办法,去年秋天鬼子上山,庙里的老道把那口大钟埋在庙后就跑了。现在,我们就在这座破庙身上打主意吧。”说完就告诉联络员老邓,叫他带领一伙儿人把大钟挖出来,让他穿上道袍当起了道士, 一边搞联络, 一边负责敲钟,还约定有紧急情况敲七下,平常集合敲八下。
杨司令跟老邓他们一起把大钟挖出来了。他说, “就把它挂在这树上吧,地势高,敲起来声音响亮。”随后爬上树丫儿,老邓几个人把大钟举上去,杨靖宇司令亲自把它挂在了树上。
这年秋天,有七十多个日本鬼子摸进山口 °战士们都出去打猎、采野菜去了,杨司令身边只剩下两个警卫员和三个炊事员。大家提议转移,杨司令说; “别慌,鬼子怎能知道咱们的底细? ”说着跑到庙前,绰起锤子狠狠地敲了七下。鬼子不知山上有多少兵马,早就提心吊胆,这时候一听“当当”钟响,生怕被包围,吓得调头就往回跑。刚到山口,就被采菜回来的战士一阵排子枪卷了回来。鬼子死的死,伤的伤,剩下一半儿又向对面的山口逃去。那边,打猎回来的战士 “呼啦” 一下子围了上来,鬼子只好乖乖儿地交了枪。
相传,过了几年,杨靖宇将军在濠江牺牲时,挂在那里的这口钟也没有人敲就自己响了起来。人们听到钟声,都流下了眼泪,握紧了拳头。
还有人说,如今每天早晨在挂钟岭一带还能影影绰绰地听到山上传来的钟声。人们说,这是杨司令在召集战士进山呢……
讲述者*王老太太女60岁汉族靖宇县农民
不识字
采录者:褚廷昌男25岁汉族农民初中毕业
采录时间।1960年(1989年复核)
采录地点,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