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天池旁,石虎滩下,有一眼温泉,泉边有一块半铺炕那么大的磨盘石,平平展展,溜光水滑,千山利落的①人们经过的时候,都愿意坐在上面抽袋烟,歇歇腿。这就是那块有名的洗儿石。
传说,清光绪年间,离石虎滩六七十里远有个村子。村子里住着一个以采药为生的老朱头儿.七月初六这天,他领着刚满十六岁的儿子上山采药。日头压山了,爷儿俩正好走到磨盘石跟前,便坐下吃了点儿干粮,喝了点儿泉水,就近支了个小窝棚住下了。
睡到半夜,老朱头儿醒啦,听见有“哗啦、哗啦”拨弄水的声音。老头儿悄悄爬起来,伸头往外看,就见磨盘石那儿通亮一片,啥东西都看得真真切切的,像白天一样,有一个穿布衣布裙的小媳妇正坐在磨盘石上给孩子洗澡呢。俩孩子一大一小,大的不过两岁,长得白白胖胖的,小的在小媳妇手上直撒欢儿,大的站在泉水里直扑登水。
老头儿心想,一定是遇上天仙了,怕自己的眼神儿不好,看得不准,忙不迭地叫儿子* “快起来,看天仙! ”
这一叫不要紧,等他转过脸看时,亮光、仙女,两个胖娃娃全不见了,眼前又是藏黑一片。
爷儿俩摸黑到磨盘石跟前细看,什么也没有,倒有一股打鼻子的香味儿。这香味儿,像花香,又像药香。爷儿俩一直摸索着盆摸,到天亮了,才在大磨盘石底下靠近泉眼的地
①千山利落的,修在山林里以采集山贷力生的人,以挖叁力主. 方,找到一件小孩儿穿的毛杉儿①。那香味儿就是从毛衫儿上散发出来的。
老头儿拎起小毛衫儿细看,跟山下庄户人家小孩儿穿的小毛衫儿差不多,圆领儿肥袖儿,钉着两条带子。摸摸稀软的,拎拎飘儿轻,精薄透亮儿,亮晶晶的。奇怪的是, 整件小毛衫儿,没有一条接缝儿,是国冏个儿织成的。
爷儿俩拿定主意再等两个晚上,看个究竟。可惜的是一点儿动静也没有,白等了.
回村子以后,老朱头儿拿小毛衫儿给乡亲们看,还把他看到的讲给大伙儿听,人们都半信半疑的。信吧,这事儿太没边儿了,不信吧,又有那件没缝儿的小毛衫儿。村里的姑娘媳妇们都说,人间巧手也做不出这无缝儿的衣裳来。
村子里有一位七十多岁的私型老先生,经多识广。他来了,把小毛衫儿翻来掉去地细看了半天,说道, “这是扯着云彩纺的线,用手织成的无缝天衣呀,不是凡间之物。不信可以用火,用水试试,是天衣就见火不燃,见水不湿。”老朱头儿忙着用火烧,小毛衫儿果然烧不着;又用水泡,小毛衫儿也泡不湿,真和老先生说的一样◎大伙儿说: “这可真是无缝儿天衣呀」老先生又说:“大兄弟,你真的遇见仙女了。那仙女不是别. 人,就是织女星,七月初六晚上到天池温泉给孩子洗澡,七月初七好干干净净去会牛郎o ”老先生还逗乐儿说工“怪不得前天晚上我看见牛郎织女相会的时候,织女抱着个光脏的娃娃,原来娃娃的毛衫儿在这里呢。"经老先生这么有鼻子有眼儿地一说,大伙儿就信实了。
老朱头儿把小毛衫儿锁在木箱子里,他心里话,这可是件宝熨,等抱孙子时好给孩子穿。
过了些日子,他打开箱子一看,那件小毛衫儿没有了.箱子里的香味儿还是那么打鼻子。
从那以后,织女星在天池温泉磨盘石上洗儿的故事就慢慢传开了,那块大磨盘石也就被人叫做“洗儿石” 了.
讲述者*赵元龙 ? 72岁汉囊通化市
私塞先生读过五年书
采录者,李文瑞女50岁文化干好
采录时间* 1981年
采录地点*永吉县(原吉林市郊区)
①毛衫儿,初生要儿穿的小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