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辽金时代,东京路库普里根①西面有一座山,叫节山②。山虽不高,草深林密,南北走向的一条河长年淌着水。
沟口有个屯堡,堡子头住着一户人家,老两口子领着一个闺女过日子©姑娘叫小花》聪明伶俐,长得端庄秀气。有这么一天,小花和屯里姑娘一道去东山采疆菇,回来累了, 坐在崖边的石头上歇了一会儿,就回家了。到晚上她刚刚睡下,就见进来一个青衣青帽儿的小伙子,上炕就和她亲近。小花想喊,叫不出声儿$想推,手抬不起来©就觉得这人儿凉飕飕的,一直缠巴③到鸡叫,才急匆匆地走了©
小花不敢把这事告诉爹妈。那小伙子天夭夜里来,鸡叫走。一晃半个月过去了,她被折磨得茶饭不进,面无血色,全身枯瘦,爹妈心疼得直打转转。小花看看自己快没救了,才把夜里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爹妈。
爹妈就这么一个掌上明珠,请神驱邪,花钱吃药,该做的都做完了,小花就是不见好。
有一天刚眼擦黑儿,从远地来了一个年轻的石匠,背着个硬粗布的家什兜子,挎一口防身的龙泉宝创。他走到这儿,见日头已落,天黑下来,就想找个人家歇宿一夜。来到小花家门口,上前一叫门,老头儿出来答话。听说来人找宿,忙说, “家宅不宁,对客人不利,不能留宿,快到别人家去吧!”说完就要关门。石匠见天色已晚,再三恳求,老头儿才不情愿地把石匠领进院里,然后把大门牢牢地顶住。到了屋里,老头儿叫老伴儿为石匠收拾点儿酒饭。吃饭的时候,石匠见老头儿长吁短叹直打咳声,忙问家中出了什么事,老头儿把姑娘的事儿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石匠。
石匠一听就说* 〃老人家你留我留对了。不瞒你说,我不是一般石匠,我是大金国的武状元,会雕凿金石」他还告诉老头儿,大金太祖大破辽军的时候在节山休息过,想刻石立碑作纪念。这次派他来就是为的这个事,给他七天期限,让他选石刻碑。山上净是些风化石,经不住风吹雨淋,不能用。现在期限已近,还没找到合用的石头,今夜在这
①东京路库普里根,辽金时代地名,位于梅河口市花园乡大泉眼村西岗.
②节山,现今的九缸十八飒山.
③缠巴I本意是指条状东西相宛,这里指男女同乐.
儿住一宿,明天再去找。他愿意为老头儿捉妖除害。
小花全家一听石匠的来历,都很高兴,就在小花的门口搭个便铺,石匠抽出龙泉宝剑,合衣坐在铺上。到了定更人静之时,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小花一家吓得慌做一团,石匠“腾”地起身,抽出宝剑,望着风头就是一剑。就听“嗷”的一声,从半空中掉下来一个血淋淋的肩头儿,一道火光直奔东山逃去。老头儿忙点着灯,一看,原来是一块石头。
第二天清早,老人摆上酒席,石匠吃饱后,提着龙泉宝剑,拿着砍下来的石角儿朝火光跑的方向找去。一直找到河东沿儿,在崖边儿上看见一块平面大石头。石匠上前细看,见石头东上角儿少了一块,茬口儿新鲜,便把砍下的石块儿往上一对,正好合在一起。
石匠回来一说,全家人又恨又高兴,恨的是妖精闹腾了这么多日子,害得全家人不得消停,高兴的是找到了妖精,除掉了大害。
石匠叫老人买来七七四十九斤桐油,用大锅把油煮得滚开,然后往石头上一倒,石头立刻发出“吱吱”的叫声,石缝儿流出鲜红鲜红的血水。过了一阵,血水不淌了,石头经火一烧,显得更加光亮°石头的宽厚正好做石碑。石匠马上取出工具,在石头的东侧平面上分三行刻下女真文小字碑和汉字碑两块碑文,这就是现在的女真摩崖①石刻碑。
老人见石匠治好女儿的病,和老伴儿一商量〉就要把小花许给石匠。石匠听说后忙说, “小花姑娘聪明能干,我求之不得,只是我奉旨出京为太祖选石刻碑,期限已满,等我交工得赏后再回来完婚。”老人听了,只得答应。
过了三天,来了不少人马,到节山来看石碑,太祖见石料坚硬,石壁上镌刻的文字苍劲有力,龙颜大悦,马上举行立碑仪式,当场赏金百两、彩缎两匹,给小花和石匠完了航
讲述者।李景云男50岁汉族梅河口市工人不识字
采录者s金宝忱男39岁干部大专采录时间,1987年采录地点?东丰县大杨乡
①女真摩崖;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梅河口市大杨乡庆云村后山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