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很久以前,农安县莺山屯有一家姓张的人家,就母子两人过日子。儿子名叫张三,二十多岁还没娶上媳妇。
这一年大早,又流行瘟疫。财主宋老雕上门逼债,张三他妈又气又急,就病倒了。张三采回各样草药煮了给妈妈服下,可妈妈的病总不见好。后来,听说莺山里有棵灵芝草,能治百病,张三请乡亲们帮忙照看他老妈,自己就进山采药去了。
莺山又大又高,到哪儿去寻找灵芝草呢?张三翻山梁,跨沟谷,这天来到了一个断崖前。刚想坐下歇一会儿,忽地一阵黑风卷来,刮得天昏地暗。张三睁大眼睛一看,原来是一只黑头老雕向西北飞去。黑雕的爪子就像镰刀头,还抓着一只黄莺.张三一看来了气,心想:只知道世间人欺压人,没想到鸟里也有这样凶恶的家伙O他拉开弓,“嗖!嗖! ” 一连就是三箭,老雕“呜呀" 一声,摔下断崖去了,那只黄莺被扔到了山地上。张三捧起黄莺,见它的腿受了伤,还淌着血。黄莺眼睛瞪得溜溜圆,身子哆嗦成一个蛋儿。
一见这情景,张三好心疼,他一边给黄莺擦血,一边说:“不要怕,我不会伤害你的。”说完他找来药,给小黄莺包好。说来也怪,这只小黄莺好像听懂了张三的话似的,扑拉扑拉翅膀站了起来,还“啾啾第地叫了几声。张三一见黄莺站了起来,乐了,说:“老雕叫我射死了,你快逃命吧!”它又叫了两声,可是没有飞走。张三见天要黑了,又说:“小黄鹭,快飞吧,你妈妈等你回家呢。w说到回家,张三叹口气说:“唉,多咱找到灵芝草我也回家了。”张三刚说完,小黄莺便“嚓” 一声飞了起来,它在张三头上绕了三圈,然后才恋恋不舍地向远处飞去。晚上张三睡得很香,还梦见找到了灵芝草。就在这时,张三被一片红光晃醒了。他走出树洞,原来是小黄莺叼着一棵灵芝草站在树枝上。张三乐坏了,他捧起小黄莺说, “找到了,可找到了!就快回家了I ”
张三在前头走,黄莺在头上飞,一路小跑,翻山越岭,七天后才到了家.
再说张三走后,宋老雕天天来逼债,不久张三的妈妈就被逼死了.
张三回到家,知道妈妈死了,只好忍下这口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照常种地,打猎,天不亮就出去,月亮出来了才回家。孤单单的一个人,还得做饭洗衣。一想起妈妈,他心里更难受,只有看到了黄鹭,才有点儿欢乐。这一天,张三刚进屋,就看见锅里冒着热气,他掀锅一看,不知谁给他做好了饭,问左邻右舍都说不知道。第二天,第
三天、第四天还是照样。谁做的饭呢?张三纳闷儿,他想看个明白。清早,他装做又出去干活儿的样子躲在门外,观看动静。晌午了,烟筒冒烟了,可屋里一点儿动静也没有。他趴窗上一看,一个长得很俊气的姑娘在锅灶前站着。张三忙推门进了屋,那姑娘冷丁一愣,见是张三,便抿嘴一笑,说,"啊,是张三哥,你饿了吧? ”张三很纳闷儿,这到底是谁呀?他一再问那姑娘,姑娘没回答,只是往墙角一指。这时张三才看清,那里放着小黄莺的皮毛o啊,姑娘就是黄莺,张三乐得一蹦高儿。从这儿,他俩有说有笑,恩恩爱爱地过日子,
张三娶了个好媳妇,传到宋老雕的耳朵里,把个宋老雕馋得哈喇子淌了半尺长,夜里睡不稳觉。想去抢,又怕抢不成。他打扮成一个要饭的,趁张三不在家,进了张三的家.黄莺见是一个穷人,可怜他,便给他一碗饭。宋老雕哪吃过粗米饭,咽不下去,一双眼睛还总盯着黄莺。黄莺看他不是好人,就赶他走。这时,宋老雕报了字号,说* “好姑娘要有好穿戴,好马要有好鞍配,你跟张三图希个啥玲,我家有的是绫罗绸缎,鱼肉米面。”黄莺说, “张三人穷志不短,心眼儿好。你财主人虽富,心肠黑,你敢把心拿出来看看吗? ”宋老雕气得说不上话来,他一招手,带来的家丁呼拉把院子围上了。黄莺一看不好,骨碌碌打个滚儿,又变成了小黄鹭飞起来。宋老雕抢过弓箭,就往小黄鹭身上射,小黄莺扑棱扑棱翅膀飞走了。
晚上,张三到家一看,院门大开着,锅灶没有烟火,再一看,黄莺不见了。他到处找,不见黄莺的影子Q第二天刚放亮,他就向莺山走去,找他的媳妇黄莺去了。
春去秋来,一晃几年过去了。小黄鹭没有回来,张三也没回来。他坐在莺山上一直没动,日久天长化成了岩石。人们就管这块岩石叫“望莺岩” 了。
讲述者,曲万聿5 71? 汉族农安县农民
不识字
采录者$李克笑男干部初中毕业
采录时间1 1985年
采录地点*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