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吉林一带的满族人中间有个习俗,每到正月十五、十六,就往亲族脸上抹黑。他们管这叫“打画墨儿” 0
传说,有一年,住在松花江畔半拉窝集的人,得罪了阿波卡①,山林里一冬天没落一个雪花。恩都力②乘黑夜人们睡熟的时候,偷偷把山林点着了。大林子一着火,烧得鸟飞兽窜。班达玛发③一看这还了得,赶紧打发嘎哈④去喊人救火©嘎哈挨门挨户叫了半天,才叫出一半儿人。人们来到火场一看,火光照红了半边天,美丽的嘎哈正在用翅膀打火。人们受了感动,急忙扑火。整整打了一天一夜,才把大火扑灭。班达玛发看见嘎哈那漂亮的羽毛被窠得酸黑,活像一只黑色的小鸭子,就气愤地说, “靠山吃山的人,还不来救火,我一定要降灾给他们I ”可是怎样能分辨出救过火和没救火的人呢?班达玛发想了想,便派嘎哈去给救火的人戴上额里贺⑥,这样就容易区别了9
①阿波卡,耦(语,天的意思.
②恩都力,满语,神的意思.
③班达玛发.滴语,猜神的意思.
④嘎哈I濡语,乌鸦.
⑥额里贺.满语,念珠.
屯子里有个赛刊赫赫①,她不光人长得漂亮,还特别爱干净。她看丈夫、大伯子和叔公救火回来,脸熏得黑一块,紫一块,像花脸虎似的,就用铜盆温了水,拿着胰子,规规矩矩站在门口,说, “今天是正月十五,请你们干干净净地过元宵节。”他们只好把脸洗干净了,才去吃饭、睡觉。这时,一只嘎哈叼着一串草珠子,落在木障子上。赛刊赫前觉得稀奇,上前问道,“嘎哈,你叼草珠子做啥? ”嘎哈说,“班达玛发叫我给那些救火的人戴上额里贺,就可以免受灾患。》“我们屯的人去救火了,给我们留下吧。”
“不行,还没到时辰。”赛刊赫赫又问8 “那么多的人,你能记清楚谁去谁没去吗?”“班达玛发告诉我们了,凡是救过火的人,脸都被熏黑了。”听了这话,赛刊赫赫忙说, “我家救火的人,我已经叫他们把脸洗干净了。” “那我就管不着了。”嘎哈说完就拍拍翅膀飞走了。
赛刊赫赫急忙跑进屋,要叫醒他们.可是他们个个鼾声如雷,怎么叫也不醒。她急坏了,连推带喊自己的丈夫,“爱根②,爱根! ”谁知怎么推怎么喊也没有用。她后悔了,早知这样,何必叫他们洗脸呢!想到这,忽然有了主意。她到灶坑里,抓了两把钢底灰,往丈夫脸上抹起来,抹完丈夫,又往大伯子、叔公的脸上也抹了一通儿。
第二天是正月十六.早晨他们醒来,发现脸上抹了锅底灰,脖子上挂着草珠,就问赛刊赫赫是怎么回事,赛刊赫赫就原原本本地学说了一遍。大伯子、叔公从心里感谢她,都说,也应该让她免去灾患。这时,正好嘎哈飞来,大伯子和叔公忙喊* “给赛刊赫赫一串珠子吧! ”嘎哈说3 "已经没有了,只要她脸上有救火的痕迹,班达玛发就会免除她的灾患。”大伯子、叔公听了,连忙给赛刊赫赫打了一个黑脸。
这一年,赛刊赫赫一家没摊上任何灾祸,诸事称心如意◎从这以后,半拉窝集每逢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人们就不分辈数,相互打画墨儿,祝福一年平安如意.这种做法不久就被打鱼的传遍了松花江、牡丹江、黑龙江『被打猎的传进了张广才岭、老除等大森林。天长日久,就成为一种风俗了。
讲述者.张贵男76岁满族吉林市工人
小学毕业
采录者*李果钧男49岁干部大学毕业
采录时间,1985年
采录地点.敦化县
①赛刊赫赫,濡语,俊媳妇.
②爱根,清语,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