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户人家,寡妇母亲好容易把两个儿子拉扯大了,老大娶个媳妇不贤惠,不孝敬老人,分开单过了。只有小儿子和母亲一起生活,日子很艰难,吃了这顿没那顿。后来,小儿子学会了吹喇叭,挣钱养活母亲。母子二人省吃俭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不久,小儿子也娶上了媳妇。这小两口儿非常孝敬,把个老太太乐得成天团不上嘴,走到哪儿夸到哪儿。
这一来,老大媳妇眼气了,她挑唆丈夫想法子害死老二*起初丈夫不同意,不忍心那样做,可他怕老婆,最后也就同意了。
一天下午,老大媳妇拿钱让丈夫买了些酒菜。她把菜炒好,就去请老二到她家喝酒。怕老二不来,还说他哥哥要听他吹吹喇叭,乐呵乐呵。老二从墙上摘下喇叭就随大嫂去了。
一进屋,酒菜已经摆好,大嫂陪着,这哥儿俩就你一盅我一盅地喝起来了。喝到高兴时,老二给大哥大嫂吹了一阵喇叭。哥哥,嫂子一劲儿夸他吹得好。老二一高兴,喝了一盅又一盅,大哥敬完大嫂敬,很快就把他灌成一摊烂泥了,老大媳妇硬逼着丈夫把老二和那支喇叭装进一个大板柜,抬着扔进村子南面的大海里去了。
母亲和媳妇等了一夜不见老二回来,天一亮,娘儿俩就到老大家去问。老大媳妇说$ “昨晚二弟吃饱喝足就回去了,八成又让谁家请去吹喇叭去了吧。"娘儿俩一听可也是,也就没大着急°
老二被推到海里,漂了一夜,当他醒过酒来的时候,也不知是到了什么地方,很是纳闷儿。用手一摸,四面都是木板,再一摸,摸到了一支喇叭。这时他才明白,原来是哥嫂定计害了他,不由心里一阵难过,拿起喇叭吹起来了。这一吹,让龙王爷听见了,打发虾兵蟹将把他接到了龙宫。摆上酒席,款待一番,龙王爷就叫来他们全家人听曲子0 从此,朝天每日都是这样.听来听去,龙王爷的三闺女听得动心了,偷偷地向老二表露,要跟他出海过人间的日子。老二一听,就把自己的身世对公主说了,并说他的媳媳很贤惠,又很孝敬老人,不能做这对不起贤妻的事。公主听了对他更加敬佩,打了一个咳声说:“既是这样,你就一个人回去吧!我还要告诉你一件事,你走时父王会送给你一些人间少有的好东西,你什么也别要,就要北墙上挂的那对宝葫芦中的一个,你用啥就向它要,要啥有啥。可要记住呀! ”
老二回家心切,夭夭张罗要走,转眼一个月了,龙王只好答应。临走那天,龙王爷准备了很多礼物,老二什么也不要,就要宝葫芦。龙王笑着说* “你倒是挺识货,只要你喜欢,这一对宝葫芦就都送给你吧! ”老二说一我用不了那么多,要一个就行了。”
老二带上宝葫芦,由虾兵蟹将护送上岸回家了。到家一看,缺柴少米,全靠媳妇挖些野菜充饥。母亲想儿子,眼睛都哭肿了。他急忙上前拉住母亲的手说z “妈,这回可好了,我得了一件宝贝。”接着他就怎么来怎么去地一说,一家人真是悲喜交加。从此,缺啥少啥,就向宝葫芦要点儿,每天还特意要些好吃的东西孝敬老母亲。
这件事让老大媳妇听说了,她厚着脸皮来到老二家,进屋就说:“好个二兄弟,得了好儿就把恩人忘了,要不是嫂子我帮你的忙,你能得到这宝葫芦吗? "老二一家人听了这话都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大媳妇说:“我看你们日子过得很紧巴,才把二弟送到龙宫去偷宝葫芦」老二说:“这宝葫芦可不是偷的,是龙王爷送给的。”他把得宝葫芦的经过说了一遍o老大媳妇一听,拍了一下大腿说:“对了,那对宝葫芦都该是咱们的,你一个,你哥一个,我得让你哥去取那个。”
老大媳妇回到家里,就逼着丈夫学唱戏。学会了,又把丈夫装进另一个大板柜里,也推进了大海。老大在板柜里扯开嗓门,大声地唱了起来。龙王听到了,又派虾兵蟹将把他请到龙宫里唱戏。没唱几天,他一心想要得到宝葫芦,就撒谎说挂念母亲,非要回去。龙王爷觉得他倒也是个孝子,把那个宝葫芦送给他,让他回家了。
再说老大媳妇,成天瞧着老二家的宝葫芦眼馋,盼望丈夫快点儿拿回一个宝葫芦。吩了一天又一天,等了一夜又一夜,干等干盼也不见回来。她等不及了,就来到老二家商量,要用她家的三间砖瓦房和所有的财物,换老二那个宝葫芦,说:“我也想过几天神仙过的日子。”老二一想,好事不能都归自己,就答应了。这下可把老大媳妇乐坏了,麻溜儿地帮着老二一家人搬进她家的三间瓦房,她只要宝葫芦和老二那两间快要倒的破房子。
换了房子以后,老大媳妇就向宝葫芦要金子。宝葫芦翻了一个身,出来了一堆驴粪蛋子。这可把她气坏了,摸起一根棍子,就去打宝葫芦。她一打,宝葫芦就一蹦,再一打,又一蹦,一下蹦到门外去了。葫芦在前边蹦,她就在后面追。追到村外,正好碰上她的丈夫。没想到丈夫怀里那个宝葫芦也蹦了出来,两个宝葫芦一起躁进大海里去了o
最后,这两口子啥也没捞着,只剩下那两间快要倒的破房子。
讲述者,吴秀兰女54岁汉族坡河县池水乡杈民小学毕业
采录者*王汝梅女25岁干部大专毕业
采录时间, 1972年
采录地点,蛟河县池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