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每到大年三十下晚,住在东辽河边的人们,都在院中烧香磕头,接财神、喜神,
这年又到大年三十,十字路口又蹦倒一个小伙子,他不接富神,专接穿神。只听他口中念念有词* “穷神穷神,快到我家,没有馒头、烧酒,只有黄米团子、豆麻
①瞄打了,■碎了.
渣。,小伙子叫二柱,独排门灶,因为年年接富神富神不见,才一气之下接起穷神来. 二柱正在叨哩喊咕,忽然有一个破衣喽嗦的老人走到跟前儿,说肚子俄,求二柱给点儿吃的。二柱把老人接到家,清水是酒)萝卜当菜,一口干粮,一口粥,对饮起来。饭吃到半落儿,白发老人让二柱备一桌酒席,正月十五上十字路口请神。
转眼就是正月十五,二柱依照老人的话做了。不一会儿,就见头顶起了云彩,跟着,酒中八仙缕缕行行地来了,都放开肚子去吃,三下五除二,就把二柱一桌酒席吃个底朝上。吃完了,又忽忽悠悠地走了。就数铁拐李走得慢,让二柱一把给拽住了。铁拐李一看也没啥给的呀,就把身上黑袍、腰间宝扇和八宝葫芦里的一粒金丹给了二柱。
二柱回到家,正要向白发老人报喜,一看老人不知啥时候走了,就见饭桌上铺着一张纸,上边写着几句话,
衣是隐身衣,
扇子扇千里。
金丹生金丹,当晚就报喜。’
二柱挺乐,把三件宝贝都藏起来了。第二天早晨一看,金丹旁边真就生了一粒小金丹,第三天生出两粒,越生越多,没过几天,二柱家满炕都是金丹。这回二柱可发了,他把金丹卖了,托人在城里买了一所像样的青砖瓦房住上了。
没曾想,这事一来二去让城里的富户丁举人扫听到了,他可眼热了.这年八月十五,他乘二柱月下赏丹的时候,跟二柱说,要借金丹玩儿一玩儿。二柱是土命人心眼儿实,就把金丹借给了丁举人。丁举人拿上金丹,一天不还,两天不还,一连三天,踪影全无。二柱有心上举人家去要,还有点儿打糙,怕人家告个私登举人住宅之罪,当贼抓去。就在二柱急得五脊六兽①的时候,他想起了铁拐李送给他的黑袍,那不是一件隐身衣吗I
这天晚上,二柱穿上隐身衣,只觉耳边“嗖嗖嗖” 一阵风,就到了丁举人干女儿春柳的绣楼前,听见里面丁举人说,“都说这金丹一宿能生一个小的,没曾想,到这绣楼四、五宿啦,连一个也没给生啊! ”小姐带搭不希理地说,“人家的东西,你给骗来,那算啥事呀! ” 丁举人说? “管他那个呢,到我手的东西,就是我的。”二柱听到这JL,气不打一处来,不知咋喊了一声,“丁举人,快把金丹交出来! ”光听吵吵,不见人影儿。丁举人害怕了,赶紧跪在地上求上天保佑,说拿了二柱的金丹立马就还,不干
①五普六古建筑的五条屋膏上有六只瑞鲁,形态各异.借喻人的各种形态,引申为焦虑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阴损的事。二柱一听这话,就脱去黑袍,现了原形.丁举人吓了一跳,忙问二柱是怎么上楼的,二柱就把黑袍的事说了,丁举人笑么滋儿地说; “还有这样的事,让我瞧瞧。” 等到把黑袍拿到手,丁举人就变了笑模样,让人拿下二柱。二柱没着没落,急忙拔出别在腰里的宝扇,只一扇,就把举人的楼扇得东摇西晃,里倒外斜。又一扇,二柱就觉耳边“呜”地一下,睁开眼睛一看,到了南海.你说巧不巧,这阵大风把丁举人也刮来了。丁举人知道二柱手里的扇子是个宝,要想回家,得靠扇子扇,就哄着二柱。一天,他从树上摘来两个红果子,自己吃了一个,给了二柱一个。那果子通红通红,圆溜溜的,又甜又脆,二柱吃得正解渴,丁举人绕到二柱背后,一把夺去宝扇,扭头就跑,狠歹歹地对二柱说* “你就在南海待一辈子吧! ,丁举人话没说完,对着自个儿的胸脯子一扇,就没影了.
二柱又气又急,又累又饿,发昏带死地不知过了几天。这天,他醒过来,就觉浑身又疼又痒,碰到哪儿,都刺剌挠挠的,原来是吃了丁举人给的红果,浑身一块块烂,快要露骨头了。正愁没办法,这天他在山坡上庖摸着一棵树,树上结着两个绿果,一大一小。二柱不管三七二十一,摘下大的就吃了.说也奇怪,这果一吃下去,浑身就不疼了,也不刺挠了。没到半天工夫,烂疮就好了,又觉身板飘轻〉走道儿带风。
二柱把那个小绿果也摘下来,揣在怀里,没用一天就回到了城里,这时城里正四门贴告示,说丁举人身上长了烂疮,快要死了,有能治好病的,年老的赏金钱,年轻的许配义女春柳。
二柱知道丁举人得的啥病,二话没说,就揭了榜,来到丁举人家,先要三件宝。三件宝到手,又给丁举人看病。二柱把南海带来的绿果给他吃了,丁举人病就好了。「举人病好了,把春柳给了二柱.二柱带上三件宝,领着媳妇欢欢乐乐地过日子去了Q
讲述者s聂玉刚另32岁汉族辽源市千梆
中学毕业
采录者,施立学男29岁满族千邮大学毕业
采录时间* 1982年春
采录地点,伊通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