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年,在大王庄住着位李老汉,光杆儿一人,穷得丁当响,靠乡亲们帮助买些针头线脑走乡串屯当起货郎子,晚上回来就睡在一座破庙里,那日子要怎么难就怎么难》
这一天,李老汉挑着担子转了一上午,也没卖上几个铜钱.眼瞅日头偏西了,就坐在道边的树底下,拿出饼子一边吃着,一边歇脚。这时,大道上走过来一个打猎的,向李老汉要水喝.老老汉忙把水壶送给他。猎人转过身子喝水的时候,李老汉见他背上吊着两只小狐狸。小狐狸眼泪汪汪地瞅着李老汉,直冲他点头。李老汉看着它们怪可怜的, 等猎人喝完水要走时,就说3 “你把这两只小狐狸卖给我吧q »说着把身上仅有的几个铜钱都掏了出来,那猎人嫌少不肯卖。李老汉说「“我担子里的货都给你怎么样? ”猎人答应了.李老汉把狐狸抱在怀里,拿起水壶给它们喂水,又拿出饼子给小狐狸吃。货没有了,李老汉把小狐狸放到担子里,回到破庙。到半夜时分,李老汉搂着小狐狸睡得正香,忽然觉得有个什么东西在拱自己的脸。老汉站起来,点上小油灯一看,是只大狐狸。这大狐狸群群那两只小狐狸,眼里流着泪,冲李老汉磕了三个头,领着小狐狸离开了破庙。
第二天一早,李老汉又赶到城里,赊了些货,挑起担子卖货去了。一连四,五天,货卖得真不少。老汉心里挺痛快,就在一家酒馆要了一壶酒,买了一盘菜独自喝了起来o正喝着,就见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身穿青袍儿的老汉,来到李老汉的对面坐下,要了两壶酒,几个菜,邀李老汉和他一起喝。李老汉也没推辞,俩人一直喝到日头卡山,还越说越对心思。喝完酒,那穿青袍儿的老汉又邀李老汉到家做客。李老汉也没有个家,就挑起担子跟着穿青袍儿的老汉走了。走着走着,走到了一个大宅院。穿青袍儿的老汉一指这所宅院说,“这就是我的家,请产没等叫门,两扇大门“吱呀”开了,门口站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儿,穿青袍儿的老汉说3 "你们看谁来了?“那两个小孩儿连忙行礼,说工“恩公来了。”穿青袍儿的老汉把李老汉请到正厅,摆下酒宴,俩老汉又喝了起来。青袍儿老汉见酒喝得差不多了,就对李老汉说, “人哪,一不可狠,二不可贪财。我见你心眼儿好使,就对你实说了吧,我不是人,是狐狸0我就是你救的那两只狐狸的父亲。为了报替你的救命之恩,帮你开个买卖J城里十字街口有家杂货店,掌柜的连房带货都要兑出去。我看你把它买下来,也免得走东串西的,不管怎么样,也算有个家啦。”李老汉长蚁一声说3 "那倒是好,可哪有那么多钱哪!,青袍儿老汉说3 “我给你三两银子,但只能用三回。每回你要多少银子,它就能生出多少银子0天一亮你就去兑货店吧。”说完,安排李老汉住下了.
李老汉睡了一阵子,觉得越睡越凉。起身一看,天已快亮,再一看,哪有什么深宅大院啊,原来自己睡在一棵有三抱粗的老槐树下,那担子就在身旁.李老汉以为是自己喝醉了酒做的梦,可一摸怀里还真有三两银子。他按着狐狸说的话,挑起担子就往城里走去.
李老汉到了城里,来到十字街口,果真有一处杂货店。他一间掌柜的,真是要兑出这个店。李老汉第一回要了一百两纹银,把这货店买了下来。他又让人给做了一块油漆的大上写“李记杂货店“,就挂在房门上边儿。他问工匠,这块凰要多少钱,工匠说要三两银子。他掏出狐狸给他的三两银子打发了工匠.放起了鞭炮,就算开张.
三年过去了,李老汉始终记着青袍儿老汉说的话“心不能狠,财不可贪”,他卖的货总是比别人便宜,不管是大人、孩子来买货,老汉总是笑脸儿相迎,答对得乐乐呵噂的0邻里谁家遭个灾遇个难,他总是尽力量帮助。这个杂货店越来越红火。在大伙儿帮衬下,老汉娶了老伴儿0老两口儿照看着这个买卖,日子过得特别舒心。转过年来李老汉又得了个大胖小子,邻里们都说他老来得子,这是修来的福啊!
讲述者,李素戕*44岁汉族靖宇县东兴乡
清水村搴务不识字
采录者*杨书芬女22岁汉藕曲宇县学生
初中毕业
采录时间.1989隼9月
采录地点.讣字县东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