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年,在鸡冠粒子下面,有一个小店儿。店里有个小伙计,才九岁。这小孩儿的爹娘原在关里,家穷得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带着孩子闯了关东.三口人坐着小船到了鸭绿江口,下了船,沿着鸭绿江一步一步往上走,就到这个小店儿站下脚。哪曾想夫妻俩都得了急症,虎拉巴地①死了,把个孩子扔到了店里。
这个店家是个财主,白养活人的事他才不干呢,就让这孩子当了个小伙计。先是刷碗,扫地.烧火,接着就挑水,劈桦子。整天把个孩子支使得脚打后脑勺,瘦得跟个干巴猴似的。
有一天,这小孩儿到泉子边上去挑水,猛听后边有人叫他,“小小儿!”他回头一看,见身后站着一位老爷爷。这老爷爷胡子雪白,红光满面,手里还拿着把小扇儿。
老爷爷笑呵呵地跟他说,“小小儿,你还没有扁担高,怎么能挑水呢!你爹呢?*
①虎拉巴犍.英舔地、无缘无故雉.
这孩子自从爹娘死后,还没人这么好好地跟他说上一句话。一听老爷爷这么问就哭开了,一边哭一边把自个儿的身世一五一十地诉说一遍。老爷爷叹了口气对他说,“小小儿哇,别哭啦,缸里还有水没有?的小孩儿说* “一点儿也没有了。》老爷爷告诉他, “你把桶挑回去吧,再不用挑水了。你先在这里用嘴含上一口水,回去把这个小扇儿放到缸里,再把水喷上,水一会儿就满缸了。完了你就捞出扇子,把它送给我,千万别让外人看见。》说完,就把手里的小扇儿递给了他。 ' '等'
小孩儿一听不用挑水了,挺乐,赶紧含了一口水跑回小店儿,把小扇儿放到缸里彳喷上水。一眨巴眼工夫,那水就满缸了。小孩儿赶紧把小扇儿捞出来,跑回去还给老爷爷。老爷爷说,“什么时候缺水,你就什么时候到这儿来找我。》
有一天,小弦儿又从老爷爷那儿把小扇儿拿来,放在缸里,刚喷上水,正好店家来「。他一眼就看见那把浮在水上的小扇儿,伸手就抓了过来。小孩儿赶紧来抢,让店家一下子操了个跟头。小孩儿急得哭起来了,说,“这是我爷爷给的,我还要还给他呢。”店家本来已经拿着小扇儿走出去了,一听这话,又磨回身,装出个笑脸儿问, “哪个爷爷给你的?他在哪儿? ”小孩儿说:“就在泉子边儿上。”
店家一听,二话没说,拿起红绒绳就走了。不一会儿,用红松皮包回来一苗六品叶的大山参。这山参须子老长,还顶着红榔头呢,就是缺了一枚叶儿。
店家拍拍红松皮,对小孩儿说,“这就是你那个爷爷。小毛孩子,有眼不识金镶玉. 这是水参,只要把它放进水里,水就浮溜浮溜地用不完。我要把它送给皇上,皇上带兵打仗用上它,不管是荒山野岭,还是沙漠火焰山,也不管有多少兵马,都能有水喝。就凭这个,皇上准能给我个大官儿做。》
店家一边说着,一边把那把小扇儿往断了的人参梗上一接,小扇儿就变成一枚参叶儿,长在梗子上了。
小孩儿一听这就是那个老爷爷,才知道是自己把话说漏了,店家才找到了这苗宝参。他一想老爷爷对他那么好,心里难受,哭得更伤心了。
店家把这苗人参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起来,就锁在大柜里,在柜顶上钻一个眼儿,他从这个眼儿一会儿往里看看,一会儿往里看看,把他乐坏了.
到了下晚儿,店家多喝了几杯酒,醉了,躺在炕上睡得像死猪一样,店家的老婆也睡着了。
小孩儿早被店家关到下屋去了,他坐在屋里嗓子都哭哑了。一边哭一边再思怎么能出去,把水参爷爷救出来。到了半夜,小孩儿用斧子砍开窗户,爬了出去,又悄默声地爬到店家屋里。到了柜跟前一看,这可难了,店家虽说睡了,可那手还拽着柜鼻儿上的锁头呢e想用斧子砍,怕把店家震醒了,从店家裤腰带上摸下钥匙开锁吧,锁头还在他手里攥着.
小孩儿围着柜转了一圈儿又一圈儿,就是想不出办法来。眼看鸡都快叫了,天快亮了。这时,店家翻了个身,小孩儿急得趴在柜上,从那个小眼儿里看见里边的人参了。他又哭起来了,哭着哭着,店家醒了,一看他跑这儿哭哭咧咧的,就伸手去拽他。就在这工夫,小孩儿的眼泪从那个小眼儿掉进柜里了,正好滴在人参上。这下子可不得了啦,这水像是开河似的,从柜里往出冒。
店家赶紧抢过斧子,砍开柜,伸手去拿人参,可那水往上一涌,就把他冲出老远e
小孩儿也让水呛迷糊了,等他明白过来时,见地上是白花花的大水,小店儿在大水中漂着,店家和他老婆在水里扑腾着,不一会儿就被冲到鸭绿江里去了。
小孩儿看看自己,却是在那个像扇子似的人参叶子上坐着,人参叶子在水上漂啊漂啊,一点儿不往水里沉o随着大水,漂到鸭绿江边一个山沟里。他在这里落下脚,修屋盖房,日子过得挺好的。水参爷爷常拄着拐杖来看他,他们处得可近乎了。
讲述者*潘秋子男70岁汉族长白县农民不识字
采录者।于晓明男26岁汉族干部大学毕业
采录时间, 1970年7月
采录地点,长白县马鹿沟乡南尖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