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关里有个小伙儿,名叫“黑子”,听说关东山产人参,就背上铺盖卷儿,下了东关。
黑子单身一人,又是个初把,没有人肯要他入伙儿。盘缠在路上花光了,他只好在一个财主家当伙计。当时讲好的是不给工钱,只供吃穿。
头一年,黑子在老林子里蹿达了两个月,也没开眼。东家见他两手空空,落头聋脑的样儿,就说2 "黑子,没开眼也不要紧,挖参得有财命担,该看你今年不发财。凭你这么个龙睛虎眼的小伙儿,准会发财,明年我再供你一年的盘费。”
第二年,刚入伏,黑子又进山了。一直到秋分,还是没开眼。回来正赶上过八月节,东家见他又是两手空空,就说,“黑子,你挺好的个孩子,没有发财的福份,我供了你两年,不能再供你了。我看你就死了这条心吧,给我当几年长工,挣点儿钱回家算了。”
东家有个十八岁的闺女,叫“闰姐儿”,自打黑子一来,就相中了。心想,要是跟他过上一辈子,吃糠咽菜也乐意。闰姐儿见黑子没精打采的样子,又难受又心疼。听爹说不再供黑子上山了,忙说, “爹不愿供我供。你挖着参咱俩平分,挖不着我情愿白花钱。我就不信,你就挖不着参1 ”
黑子早就看出闰姐儿对他好,可自己是个穷伙计,没敢往深处想°现在,听了闰姐儿的这一番话,感动得眼泪都差点儿掉下来。
第三年,临上山那天,闰姐儿把黑子送出去老远。直到黑子爬上岭,闰姐儿在村子外的桥上还站着看他。
黑子在山里转了三个月)还是没开眼。他寻思空着双手怎么下山。他正坐在个粒子底下犯愁,冷丁一抬头,只见碗子上有一苗棒槌,他大喊一声:“棒槌! ”急三火四地爬上去一看,什么也没有。从脸子顶下来以后,抬头又看见那苗棒槌,再爬上去一看,还是什么也没有。他心里一阵难过,眼泪就掉下来了。心想:黑子啊黑子,放山三年才看见一苗参,还一会儿出来,一会儿又没有了,真没福,空着手怎么还有脸回东家那儿,怎么对得起闰姐儿的一片心!我就在这儿上吊吧,别去连累别人了1
想到这里,黑子解下裤带挂在树上,刚往脖子上挂,就见那苗棒槌通红的顶子,红得耀眼。他想看个明白,又爬到碗子上细细察看,到底棒槌长在什么地方。爬上碗子一看,棒槌又没影了。他刚从毗子上下来,又把裤带往脖子上挂,又看见那苗棒槌了。这样,一连上去下来八趟,八次把裤带往脖子上套。这回是第九次往脖子上套了,他心想*死了,死了,一了百了!他想临死前再看一眼败子顶上,到底有没有棒槌。抬头一 .瞅,那苗棒槌还在那儿,红得直晃眼睛。他急忙把套在脖子上的裤带解开,又爬到他子顶上,朝下一看,这回可看清了。
黑子抓住一根从碗子上牵拉下来的圆枣藤子,来到弦子中间,棒槌就长在这里,浑身还乱颤颤。这苗棒槌长在石头缝里,挖了半天才挖出来。只见棒槌的芦头长得曲里拐弯抵老长。黑子一看,也没什么东西包,就脱下一只袜子,把棒槌装好,牢牢系在腰里,又抓住圆枣藤子爬上敬子顶。回到埼子,收拾收拾就下山了。
黑子远远就望见了桥上的闰姐儿。闰姐儿见黑子喜眉笑眼的样子,就知道得了大货。她接过棒槌包,乐颠颠儿地回到家。东家一看,这苗棒槌足有六七两重,心里话,还是闰姐儿有福,看着闰姐儿和黑子两人的眼神儿,心里也就明白了十之八九。
这一天,又是八月十五中秋节•黑子自到东家三年,头一回和东家坐在一张桌上吃饭。喝到六七分时,闰姐儿见爹娘都挺高兴,说:“爹,赶明几个我跟黑子一块儿上营口,去卖棒槌。》东家说:“那怎么行?一个闺女家家的!*闰姐儿一听,把嘴一撅,说:“不让去,我也走!”东家对黑子说『“女大向外,黑子,明几个是八月十六,是个双日,家里什么都现成,我看,明几个就给你和闰姐几成亲,成了亲你们再走,怎么样? ”黑子和闰姐儿立刻跪下磕头,谢老人成全他们的婚事。第二天,东家张灯结彩,为女儿操办婚事。
婚事办完,他们拜别了二位老人就上路了。
历年营口的棒槌市开秤的日子,也没这么晚。有些老客等了快一个多月了,大掌柜说大货还没下山,不能开秤。
这天,黑子夫妻俩到了营口,大掌柜说:“大山货到了,开秤!”说着就把黑子夫妻让进屋里。打开棒槌包一看,青苔里面是一只绣花袜子,袜子里装着一苗棒槌。倒出来一看,芦头七扭八拐挺长,足足八两整。大掌柜说3 “这叫九扣还阳草。这苗棒槌长在又高又陡的石碗子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它足有一千五百年的岁数了。它的芦头上有九道弯,挖这苗棒槌的人,得寻死上吊九回,最后没死,才能得到这苗参。用这苗参泡水,给快咽气的人喝了,能还阳再活九年。它是稀世之宝,挖着它必须放在袜子里装着,不然,它就跑了,你只能得到它一张皮。”大掌柜问黑子对不对,黑子点了点头。
大掌柜问要多少钱肯卖,黑子也说不准要多大价。大掌柜又一个劲儿追问,生怕这宝物到了别人手。急得黑子在大掌柜后屋炕上躺下起来,起来躺下,一连三次,嘴里也没说出一个字,黑子又在炕上翻了个身。大掌柜说,“行了,小伙子!你这价到数了。我也不还价,就给你三躺一骨碌。一躺四十八万>一骨碌十万,总共给你一百五十四万两银子。*
夫妻俩卖了棒槌,到丈人家住了些日子,给老丈人留下几十万两银子,夫妻二人就回老家山东过日子去了.
讲述者,阎福林另70岁汉族浑江市衣及
不识字
采录者.温泉男干部高中毕业
采录时间, 1990年1月1。日
采录地点,浑江市三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