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传说,从前桦甸市木其河子一带,出大块儿金子。这一带无论山沟、石坡、小沟岔,都有金豆子、金块子。穷人日子过不下去了,都到木其河子来淘金,这里好混穷。
这一年,从关里家来了一帮闯关东的,都是七十二行手艺人,领头的是一个岁数大的白胡子老头儿。这一路上,老汉就嘱咐伙计们:“咱们入乡随俗,可不要任着自个儿的性子,弄不好要坏大事的!》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个石破子前。那石砧子又高又陡,像一块立起来的石板,从石碗子下边的石缝儿里往外淌黄水,大伙儿走得实在渴了,就上前去用手捧着黄水喝, 喝完了水一看,手掌里都是黄澄澄的小金块儿。
白胡子老头儿一看,说,“行了,一人一捧,走吧。“大伙儿都信老头儿的话,一人捧一捧走了。
再说,这帮人里有个小炉匠,姓安,名成,是关里诸诚人。这人见财起意,他一看东北的长白山里有的是宝,连石头缝儿里都往外淌金子,别提多乐了,心里也就犯开寻思了0
喝完水大伙儿又往前走。走着走着小炉匠说, “哎呀不行了!“大伙儿说* “你咋的啦? ” “我这腿疼病又犯了,你们先走吧,我后撵! ”老头儿说£ “好,咱们在夹皮沟会齐。出说完,就领大伙儿往前赶路了。
见大伙儿走远了,小炉匠撒丫子就往回跑,一口气跑到那个大石砧子跟前儿。一看,石破子还淌黄水呢。他乐了,在那儿用大布袋子接了个够,直到背不动了才住手。他背上袋子刚走两步,一想不行,我得把这个石砧子缝儿堵上,明天再来接。想到这儿,他看看天也快黑了,就把淌水的石缝儿堵了堵,乐乐呵呵地走了。
第二天,他背着好几条大口袋来了。可是到石敬子跟前,干找也找不着那道石缝儿,他在石砧子下边转来转去,找啊找,这时突然听到石砌子里边有人唠嗑。一个说,〃还淌不淌了? ” 一个说2 “不淌了!让个贪心的小炉匠给堵上了! ”小炉匠一听,吓出了一身汗,回身就跑。他不敢找大帮儿,就一个人在山里猫了起来。后来人们一走到这地方就听到石砧子里有人唠嗑。大伙儿一听,都知道了那个贪心的小炉匠的为人,都恨得直咬牙。小炉匠觉得没脸见人,就一头扎进木其河里淹死了o
从此这个地方就叫“金洞” 了,可是这个金洞却再也不淌金子了。
讲述者:韩枫柳男62岁汉族梓句县
农民不识字
采录者,曹保明男38岁汉族文化干部
大专毕业
采录时间,1986年7月
采录地点।桦句县木其河子敬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