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姑嫂俩,嫂子是瞎子。嫂子虽瞎,心眼儿很好,为人善良,爱帮助人,家过得也好。小姑子正好相反,爱贪小便宜,无论跟谁办什么事,都要想办法找点儿便郁她的日子还是过不起来.
一次,小姑子趁嫂子一个人在家,就来向嫂子借粮。她拿来一个空梦,装满了一梦,然后叫嫂子摸。第二天还粮时,她把梦翻过来,底朝上,只装满一梦底米给嫂子送来,还特意叫嫂子好好摸摸。嫂子一摸,真是满满一梦。就这样,小姑子几乎天天借粮,今天一梦米,明天一梦面的. 一连过了几年,小姑子都是这样不断地借、还,占了嫂子不少便宜,嫂子一点儿也不觉景儿,照样每天借给小姑子米面0
时间一长,土地佬很生气,心想,这怎么能行?小姑子长年占瞎嫂子的便宜,瞎嫂子一年忙忙碌碌地连点儿余粮也没攒下,得想法子叫小姑子给瞎嫂子还上。
这天,土地佬突然看见瞎嫂子的老母鸡正在抱窝,小鸡崽一个接一个地从蛋壳里跳出来,只有一个最大的鸡蛋不动弹•小姑子正好这个时候来还米,刚一开门,土地佬用手一点,小姑子就跌死在门口了,立时托生个小鸡患儿从大蛋壳里跳出来。
这只鸡长得很大,又能吃,喂食时,叫它什么都不行,只要叫它“姑姑姑”就会跑来吃食•鸡长得很快,不几天就下蛋了,每天都要下两个双黄蛋。一连下了三年才算还上瞎嫂子的债。从那以后,人们总是“咕咕咕,咕咕咕方地叫鸡,因为它就是仰梦借扣梦还的小姑子变的.
耕述者*刘凤英女55岁汉族伊通县永宁街一烝九组家务不识字
采录者8金国恭另39岁汉族伊通县工人
初中毕业
采录时间, 1986年
采录地点,伊通县
附:异文
从前,有一个瞎眼的老妈妈和一个罗锅的老头子。老两口没有儿子7只有一个宝贝姑娘.姑娘长到十八岁找了个养老女婿,整天侍候老人,
过了两年,眼看着老头儿老太太越来越没用了,姑娘起了奸心眼儿,非要出去单过。老两口没办法,只好让小两口出去了©
出去过了几年,小两口越来越懒,整天吃上顿没下顿©老两口养了一帮鸡下蛋卖钱,日子过得还算可以。
有一天,姑娘饿得受不住了,就硬着头皮去妈妈家借米,一进门就说,“妈,姑娘饿得肚子直叫唤,借点儿米吧!”老头子一声没吭出门去了o
瞎眼妈一听是姑娘的语声,就打了一个咳声说$ “什么借不借的,你找个家什装点儿吧。”
姑娘见外屋墙上挂一个筛米的梦,伸手摘下来说* “妈,我用梦装吧I ”老太太说S “中。”就这样,姑娘装了杠尖儿①一梦米走了o过些日子,女婿挣了几个钱买些米回家,姑娘想该还米了,她看着黄澄澄的米又有点儿舍不得©装了平梦嫌多,倒出去一半儿还觉得多,干脆倒出去重装。一扣梦,见梦底有个边儿,她乐得眉开眼笑,把萝扣过来,在梦底上撒了一层米,端着进了老太太家,拉着妈妈的手说‘ “妈,还米来了,你摸摸满满一梦。*
老太太把手撤回来说, “你也不是外人,不让你还你非还9还摸啥,倒米箱子去吧J
这事正好叫公平鬼看见了。公平鬼很气愤,他想$这样坏良心的女人,应该治治她.就让她重新投胎到了妈妈家,变成了母鸡o
这母鸡长得飞快,不多天,就能下蛋,一天下一个双黄蛋o说也奇怪,吃了双黄蛋后,老头儿的罗锅没了,腰板儿直了起来,老太太的眼睛也不瞎了。老两口乐得眉开眼笑,日子也越过越好。
一转眼,三年过去了,这个母鸡一连下了三年的双黄蛋©到了三年末,母鸡下完了最后一个蛋,“咯咯!咯略! ”叫唤了几声,突然说起话来‘ “敞梦借米扣梦还,良心不正坏心肝,变成母鸡来下蛋,还给爹妈整三年。”
说完母鸡一扑棱翅膀就死了。老两口这才知道,这是三年前死去的姑娘,来还债的。(吉林市)
讲述者:吴淑穿女64岁汉族吉林市
察务不识字
采录者*王祯另38岁航运工人
采录时间:1985年
采录地点;吉林市
附记:
有关“臭咕咕”、“丑姑姑”、“仰梦借,扣梦还”的传说,在我省大部分市、县、区都有流①杠尖儿।把东西堆起,达到极高度,顶瞄呈尖状,不能再堆了.
传。
舒兰县李凤岐、冯殿和采录的“唤小鸡为什么要叫‘咕咕咕,”是故事家龚占祥讲的。讲的是工古时候,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女人,家里生活富裕。她有个姑姑,日子过得太贫寒,隔三岔五拿个爹去侄女家借米,她是仰梦借,扣梦还。一年,二年,姑姑骗了侄女不少的小米。后来,姑姑死了,变成小鸡来给侄女还债。侄女知道姑姑生前愿意吃小米,所以她短天用小米喂鸡,在唤鸡的时候,就喊:“姑姑、姑……,
还有东丰县刘国生讲述、于正清采录的“丑姑姑”,讲的是把布谷鸟叫成“丑姑姑” O再有祝天喜讲述、祝玉湖采录的“臭鸽鹊的传说力,与正文情节大致相同,只是人物有变化。主要是说婆媳之间有矛眉,小姑子帮助嫂嫂,后来好心的小姑子死了,嫂嫂变成了一只鸟,一边飞一边叫着小姑子一“姑姑*.因为这只鸟散发着一股臭味,人们就叫它“臭鹉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