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庄有个王员外,儿子叫王伦,二十岁上娶个媳妇刘氏,这刘氏是远近十里八村的头排美人。
西庄有个财主,儿子念了几年私学,进京赶考两回也没考中,教了几个学生混日子,外号“混混先生”。这天,他听说王伦媳妇串亲戚.扔下学生就跑了出来。这刘氏盘腿坐在毛驴背上,混混先生紧紧地跟在毛驴后边儿,一会儿从左边看看,一会儿又从右边瞅瞅,看看头,再看看脸。
正看着,到了一片豆角地,混混先生挑逗地说* “这秧长得挺好,可就不知道角《脚)多大呀?w小媳妇回头一看,心里明白了八九:哪来这么个混小子,看我怎么整治他!她故意地喝问一声『“身后何人? ”混混先生赶忙说,“是我,西庄的教书先生。” “啊,你还是个先生呢!懂得字块儿吗?我给你出个字谜你猜猜。” “请说吧,请说吧。“小媳妇说, “三滴水,滴溜溜,转过身来打行头,这个字念啥? ”混混先生认真想了想说:“这字不念沈吗? ”小媳妇“噗哧》一笑说* “啊,我是你婶呀! ”把个混混先生造个大红脸,紧忙辩白地说,“你看,我追你也没别的意思,大热的天儿,我肩膀头儿搭的大褂儿热乎乎的,想把这件串绸大褂儿,放在你骑的小毛驴身上。”说着,不管人家愿意不愿意,就把肩上的大褂儿搭在驴屁股蛋儿上了。又说:“你骑驴是不是要经过前边的一家小饭馆儿呀? ”小媳妇故意回答说:“是呀!”混混先生说3 “那好,你经过那儿的时候,请把我的串绸大褂儿搁到小饭馆儿就行了。“小媳妇把大 •褂儿从驴屁股蛋上拿到了前边,一扬鞭,小毛驴翻蹄亮掌,“呱嗒呱嗒”上路了o混混先生不敢再追了,就慢腾腾地跟在后边走。
不一会儿,小媳妇到了饭馆儿,问掌柜的有没有包子。掌柜的说『“有,刚出屉(■
的。“小媳妇说,“好,给我捡五十个包子,用荷叶包好,我拿走◎ ”掌柜的听了说$ “好咧。”就用大荷叶包好了五十个包子,递给了小媳妇。小媳妇边摸兜边故意地说* “哎呀!我忘带钱了,钱都在我侄儿那里呢!你看这件串绸大褂儿值不值五十个包子钱? ”掌柜说,“太值了!》小媳妇说:“那好,就把这件大褂儿先押到这儿,等我侄儿到了,把包子钱给你,再把大褂'儿给他,你看行吗? ” “行。”掌柜的伸手接过大褂儿,挂在衣架上。小媳妇拿着五十个包子,翻身上了小毛驴,一扬鞭,就急急忙忙赶路了。
过了一袋烟工夫,混混先生也赶到了,进屋就问$ “掌柜的,刚才有位妇人把一件串绸大褂儿放到这儿了吗? ”掌柜的说, "是,是有一位妇道把一件大番儿押到这儿了。” “什么?押到这儿了?我是托她捎来的呀,怎么说是押到这儿呢? ”
掌柜的把小媳妇买包子用大褂儿作抵押的事一说,混混先生一听就扁担钩眼睛一长长了。
讲述者.尹盂臻女76岁汉族旧平市铁西区北沟街居民不识字
采录者.张福另51岁汉族干部
采录时间:1987年夏
采录地点$四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