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个九岁小孩儿叫万常瑶,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他爹在朝为官,因直谏皇上,触怒龙颜,当即宣下御旨,限十日内交一个公鸡蛋上殿,交不上来全家问斩。到了九天头儿上了,他爹也没讨着公鸡蛋,眼见明天皇上就要问罪。晚间他唉声叹气地,熬糟得不得了。万常瑶见爹爹愁眉不展,问道, “爹爹何事发愁?“他爹打了个咳声说: “孩儿不知,因爹直言犯上,圣上大怒,限为父十日内寻到公鸡蛋上朝,要不全家问斩1 明日就到了限期了。”万常瑶小脑袋一拨棱,说:“这有何难?明日孩儿替爹上朝就是了! ” “儿呀,皇命难违,不可儿戏! ” “爹爹请放宽心,孩儿自有办法。”
第二天上朝,皇上问万常瑶:“你父怎么不来上朝?“万常瑶双膝跪倒,答道: “启奏万岁,我爹因怀身孕,现在家分娩,不能上朝。”皇上大怒:“岂有此理!我来问你,你爹是男是女? ” “回万岁,我爹是男。” “是男岂能分娩?“万常瑶不慌不忙地接着答道:“万岁明鉴,是男不能分娩,难道公鸡还能下蛋吗? “皇上无言答对,自觉无理,也就赦免了他爹的死罪。皇上一问,万常瑶才九岁,心想:这小孩儿机智过人, 将来必有大用,就任万常瑶为唐县知县。万常瑶当即辞别双亲,手捧官印文书,走马上任去了。
随万常瑶上任的衙役轿夫,看他年幼好欺,都拿他要戏。抬轿的,要么扭扭搭搭不紧走,要么抬起轿就跑。万常瑶身小体轻,在轿里颠得实在难受,可他并不吱声,心想:我得治治这帮衙役,叫他们知道知道我这新任知县的厉害。万常瑶把轿帘一掀,看见道旁有一垛土坯。他手指土坯说道:”这是何物?* “回县太爷话,这是土坯。” “落轿!我没见过这玩意儿。来,来,来,给我装轿里十八块! "县太爷命令哪敢不遵,衙役们就装上了十八块。那时候,一块坯十八斤重,这三百多斤分量压上,衙役们龊牙咧嘴地抬着轿,再也跑不起来了,万常瑶坐在轿里也不颠得慌了。可这帮衙役不服输,今儿个你嫌快不是,咱就给你来个老牛拉破车一步一嘎悠,看你啥时候到。
万常瑶一看,这是欺负我人小不识数。正在这时,见前面有座破砖窑,就问衙役: “这是何物?我怎么不认识? ” “县太爷,这是砖窑。”“来,来,来,你们抬老爷窑前转三转,窑后转三转,转完再抬老爷到窑顶儿上看看J衙役、轿夫一听,“妈呀” 一声,一齐跪倒,连说:"老爷息怒,小的们再也不敢胡闹了! ”万常瑶说, 4有眼不识泰山!免你等不敬之罪,拿下土坯,你等要小心伺候本官才是! # “是,谢县太爷。” 衙役们看九岁知县真不好惹,就乖乖地抬起老爷赶路了。
唐县这地方连年干旱无雨,老百姓死的死,逃的逃,人都快走没了,一路上,十分荒凉。知县问上岁数的人, “这一县之地,怎么就这么稀稀拉拉地几户人家呢? "老人说3 “回县太爷,这地方荒早多年,财主不减租,官府不减税,百姓畿得受不了,都逃荒走了。”万常瑶到了唐县大衙,连夜做表,上奏皇上。数日后,得到皇上恩准,张榜晓喻全县,免三年赋税。外逃人家,听说三年不收租税,都纷纷返乡开荒种地“
唐县经过三年垦殖,兴修水利,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人们都颂扬九岁知县的功绩.
讲述者,吴相臣男81岁汉族梨树县叶林乡
农民不识字
采录者,壬济华羽47岁汉族干部高中毕业
采录时间* 1988年
采录地点*梨树县叶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