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一个王忽然不见了。国王的娘娘西陵圣母派人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便贴出皇榜「凡寻回国王者,配以公主」皇榜贴出很久,没有人来揭榜。一天,御槽中一匹花白马挣脱缰绳,用嘴巴揭下皇榜,向城外跑去。两天过后,花白马驮着国王回到王宫。西陵圣母一见国王非常高兴。公主听说,也急忙换了衣服进殿拜见父王。花白马一见公主,直扑上去。公主立即躲闪,但花白马穷追不舍。国王发了脾气,命武士杀死花白马,剥下马皮暴晒在宫殿下。西陵圣母摆酒宴为国王的归来压惊贺喜,公主去向国王敬酒。突然,殿下暴晒的花白马皮“嗯”的一声飞上殿来,裹起公主就飞出宫殿,飞到一棵大桑树上去了。国王吓得脸色都变r,忙命人爬上桑树取下马皮,要救公主。人们打开马皮一看,公主不见了,只有一个花白色的虫子。西陵圣母痛女心切,就把这花白色的虫子带回后宫。哪知那虫子什么都不吃,眼看就要饿死了。西陵圣母忽然想到这虫子是从桑树上取下的,就试摘了些桑叶喂它,这虫子很喜欢吃。西陵圣母十分高兴,便把它放在宫里精心饲养,给它取名为蚕子。蚕子为了报答慈母的深恩,便年年吐丝结茧,为西陵圣母取丝织造新衣。养蚕的事就由此开始。因为蚕子是花白马与公主结合变成的,所以蚕子的头部像马,身体呈花白色。为了纪念西陵圣母发明养蚕,新津县还流传了一首民谣:“三月三日半阳阴,农妇养蚕勤采桑,蚕桑创始西陵母,穿绸勿忘养蚕人°”
讲述者:黄春元男76岁太平乡团结村农民三年私塾
采 录 者:李兴玉 男34岁 县文化馆干部 中师
采录时间,地点J986年7月于新津县太平乡团结村黄海云家
附记:
新津县是古蚕桑之乡。该县花园乡曾有“蚕丛庙。农民黄春元家的神龛上曾供有西陵圣母神。这则传说是黄春元小时听帮他家写家神的胡两元秀才讲述的。
另外,新都县教师华乐光讲述、文化馆干部庄增述采录的一则故事与文献记载有相似之处,其内容如下:
很早以前,古蜀国蚕丛部落里有个聪明漂亮的姑娘。她从小死了妈.是父亲一手把她拉扯大的。在她卜五岁那年,父亲出门打仗去了,屋头只剩下她一个人和一匹喂了多年的马,父亲走了好几年都没有回来”她天天望着远方喊:“爹爹.你快[可来哟,快回来哟!”・天,她又站在门口望爹爹G这时,那匹马很懂事地走到了姑娘身边口姑娘抱着马的颈项说「马啊马,爹爹走r,只有你陪我,你真是我的亲人啊!你要是能让我见到爹爹就好了。”马叫了一声,围着姑娘转了几圈。姑娘又说「要是你能够让我们父女团圆,我情愿嫁给你。”马一听,便用脸来亲姑娘,伸出舌头舔她的手.又昂起脑壳长长地叫了一声•然后像一阵风似地跑了 U第三天早晨.马儿的的笃笃地驮着姑娘的父亲回来了 Q父女一见面就抱在一起,又是哭又是笑.硬是亲热得很口那匹马呢,就一直站在窗外望着他们◎父亲赶它回到马房里,隔不到一会儿,那马又跑来站到窗子外头。姑娘走过去,它便伸出舌头来舔她的脸J女儿也抱住马头亲了又亲。父亲觉得稀奇,便问女儿,女儿说「爹爹,女儿原本向它许了愿的,它能让我们父女团圆,我就嫁给它,今天它把你驮回来了,我该嫁给它了「父亲一听,气得眉毛胡子都立起来了,朝桌子上就是一巴掌「胡说!世间哪有人配畜生的产哗的一声,他抽出腰间的宝剑,一剑就将马杀了.他杀死马还不解恨,又将马的皮剥下来晒起。马被杀后,姑娘很伤心口她整天愁眉苦脸地,望着那张马皮流眼泪。一天晌午,姑娘正对着马皮出神,忽然“喻”地一声,马皮飞了起来.裹起姑娘飞上了天口飞呀.飞呀,飞到一个桑树林停了下来。说来也怪.那马皮里头爬出了无数细黑细黑的虫虫儿来。这些虫子爬满了桑树,桑叶「不久,马皮和姑娘就不见r这些虫虫儿就是后人叫的蚕子。从那时起,这一带的人,就靠栽桑养蚕过日子。大家都喊蚕子为“马缠(蚕)娘娘”,还修了一座“娘娘庙”供着身裹马皮的姑娘的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