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有座古庙黄龙寺。这黄龙寺是咋个来的呢?相传古时候,涨过一次很大的洪水。一天,有个叫鳏的天神去灵霄殿朝拜他的祖父天帝。经过南天门时,他见银河水从缺口朝下流,地上只剩下一些高山还没有被淹没,人们被围困在山尖之上。鳏想起爷爷“藏息壤的青泥”,那青泥是爷爷在银河边发现的,能捏拢成团,撒开成粉。爷爷叫值日功曹把青泥挖回天宫。哪知,挖泥的地方冲了个缺口,银河水顺倒朝下奔流,凡间的众生就遭难了。鳏听说只有息壤才能挡住洪水,就急忙跑去拜见祖父天帝:“天爷,银河缺口了,下界成了汪洋,请你把息壤还到原地去吧!”天帝冷笑不语。稣又哀求:“天爷,请把息壤撒些给人间阻止水患吧! ”天帝还是不理睬。鳏就跪在天帝面前「天爷啊!请你赏给黎民一点息壤吧! "天帝脸色一变,发起火来:“哼!你还管到我头上来了!”鲸被赶出灵霄殿,来到婆罗树下。他找到朋友神燕和神龟,把洪水成灾和请求天帝赐息壤遭拒绝的事说了,表示要盗出息壤给人间治水灾,但不知息壤藏在哪里。神燕说:“息壤藏在灵霄殿后的玉柜里,但那玉柜有天兵镇守。”他们商量了一阵,最后想出了 一条计第二天晚上,天帝到广寒宫去喝桂花酒,观赏嫦娥仙子歌舞,看守玉柜的天兵们困得在打瞌睡。稣和神燕、神龟走上殿来,假传圣旨说:“天帝念你们看守玉柜有功,特奖赏玉液一坛! ”天兵们见了酒,欢喜得发狂,谢过圣恩就你一口我一口地喝起来。不久,他们个个都醉得像一滩稀泥巴了。神龟赶紧钻出丹墀,打开玉柜,取出息壤,放在背上背起。沉重的息壤,把神龟的背壳压起一道道裂口。稣和神燕帮助神龟登上云头.走出南天门,朝人间飞去。他们到了洪水淹得最凶的地方,从神龟背上抓起息壤,大把大把地朝下撒。那落下去的息壤越长越多,变成一道长堤,洪水往后退了。息壤不断生长,眨眼间变成了一座座青山和望不到边的平坝。被洪水逼上高山顶的百姓,看到山下出现坡连坡、坝连坝的好地方,都跑下山修房盖屋,耕地播种口天帝得知息壤被鳏盗走,大发脾气“降下法旨,把神燕、神龟和守玉柜的天兵通通斩首,另派凶恶的祝融去处死稣◎祝融来到羽山亨看见鲸还在一个劲地抛撒息壤.不等他撒完,就把鳏砍了。稣没有死,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非常憎恨祖父天帝。他的尸首不腐烂,心还在跳动,坯在想着凡间的事。天帝知道后,又对祝融传下法旨,“把鳏的胸腔给砍开!看他长的什么心! ”祝融来到羽山,见鳏睁着眼睛,还在念着:“洪水!洪水! ”便扑上前去,对准鲸的胸膛就是一刀。突然,从鲸的胸膛里跃出一条金灿灿的黄龙,直向岷江上游的藏龙山飞去。后来,稣的儿子禹长大成人-,继承稣的治水遗志,成年在外治水。有一天,大禹为了疏通岷江水道,划起小船来到上游的藏龙山下察看山形水势。忽然,天昏地暗,狂风暴雨,江水掀起大浪,小船在旋涡里乱转。正在万分危急的时候,只见山谷里出现一条金灿灿的黄龙。它跃入水中,用背托起小船,引着禹冲出旋涡向前划去。小船翻过九十九座山,绕过九十九道弯,来到风平浪静的地方。那黄龙游过的山谷河滩,江水都归了漕,不再乱奔乱流To从此,岷江便有了固定的流道。人们为纪念治水有功的黄龙,便在藏龙山修了一座黄龙寺。每年六月十六日,方圆数百里的藏、汉、氐、羌各族人民,都纷纷赶到寺里拜祭黄龙,向他祈福。
讲述者:马德明男61岁农民私塾
采录者:王纯五男 56岁文化馆干部大学
采录时间、地点:1987年于都江堰市白沙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