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古时候,在西天瑶池仙宫里住着西王母。这西王母有蛮多女儿,个个都生得美貌无比。其中,又要数她第二十三个女儿瑶姬生得最聪明、最善良、最好看。西王母也最喜欢瑶姬。瑶姬从小就喜文爱武,西王母就专门请了文武两个天师教她读天书,练仙术。两个大&①《越盘策•魏策二》中专门记载了仪狄造酒和大禹下达中国第…道戒酒令一事口《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条.承芽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向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日:后修以萼&着巨矗者O '师也很喜欢瑶姬,就把各人的本事都教给了她。瑶姬呢,总是一学就会。西王母很高兴。就把瑶姬封为云华上官夫人,叫她管教仙童玉女0天上有三十三座天宫,座座天宫使人醉心迷魂;天上有七十二重宝殿眼花缭乱。所有的天宫宝殿,瑶姬都走了无数遍。那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瑶姬也玩得厌烦r。一天,瑶姬带着身边的十一个侍女,瞒着西王母,悄悄儿跑出了瑶池,到凡间游玩,十二个仙女来到了东海就各显神通,变成了各种各样的鱼、龟、鸟、蚌,在海里尽情地玩耍。后来,仙女们又游逛了四海。看到四海龙王掀起的狂风巨浪给人间造成了蛮大的灾难,瑶姬心里十分同情人们的不幸。她把云帚一挥,霎时海上风停雨止,波平浪静。瑶姬义带着仙女们闯到东海龙宫问罪。她惩戒了众龙王,要他们今后不可再兴妖作怪,才离开r瑶姬带着众仙女一路上看尽了人间的美景,一天又悠悠然来到了巫山。这时,在巫山上空有十二条蛟龙正在呼风唤雨,兴妖作怪,只见大地上洪水泛滥、树倒房塌,人们都没得活路走了。瑶姬一气之下,带着众仙女把十二条孽龙团团围住广。她把云帚一扫,天摇地动,雷声滚滚,十二条蛟龙一下被斩成了数段落到地上十二条孽龙的尸骨横七竖八地落在了巫山,变成了奇形怪状的山峰,把江水堵住j当时,大禹正在疏通岷江的水,听说长江下头被堵倒了,就心急火燎地赶到巫山。他看见遍地洪水被大山挡住了没得出路,就赶忙带领人们日夜不停地治水。哪晓得山大石头硬,一时很难疏通。大禹急倒了,他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只穿山甲0“噗咚”跳进水里,潜到江底,拼命向东钻去!钻哪,钻哪,费尽了力气,好不容易才钻通了一个小洞洞儿。刚刚通了一点儿水,又被孽龙尸骨变成的大山压塌了。大禹不灰心,又爬到山顶上大声呼唤。叫来了一群黄牛,让牛群用双角拼命抵山e抵呀,抵呀,好不容易才抵出了一个缺口。刚刚流了一点儿水,又被垮下来的山岩堵倒了,后来,人们把黄牛抵山的地方,取名“黄牛峡”.大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子团团儿转,硬想不出疏通河道的法子了,只好站在山顶上望到洪水和大山叹长气。大禹治水不得法,被瑶姬看在了眼里。她急忙派了仙女腾云驾雾,把三册天书送到广巫峡的青石,授给了大禹,叫他照书行事。瑶姬又派了六个大神来帮忙。为让人们早点儿脱难,瑶姬又回到天宫去借来劈山宝斧。“轰隆” 一声,一座山峰被劈开了。瑶姬一连劈开了十二座龙骨峰,开辟了长江三峡。大禹见大山被劈开了,赶紧领着人们搬石头排洪水,加上又有六个大神帮忙,硬是把滔滔洪水引向了东海。大禹治好了洪水,心里很感激神女瑶姬,就登上巫山山顶,想向神女当面拜谢。只见天上团团轻云缭绕,却看不到神女瑶姬的影影儿。他正在到处找,-哈儿①,那团团轻云化成,…哈儿:一会儿口「麻麻儿雨①落了下来。忽然,那麻麻儿雨停了,从天上飞来一条金灿灿的游龙,在山顶上游来游去哈儿,那条游龙又不见了,从半天云里飞出来一只银光闪闪的仙鹤,在巫峡上头飞来飞去。突然,那只仙鹤又飞进巫峡里不见了 ,山顶上又立着个高大的人形青石,活像一个苗条的少女。一眨眼,那个人形的青石又不晓得哪儿去了。就这样,大禹始终见不到神女的面。他想来想去,就起了疑心。他问大神童律,神女是不是真正的神仙?为何他见不到神女的面。童律对他说,神女瑶姬是西王母的幺女儿,又叫云华上官夫人。她在瑶池仙宫学会了变化无穷的仙术,刚才那些云、龙、鹤、青石都是她的化身。接着,童律就驾起云车,载着大禹去见神女C突然,只见巫山顶上出现了一座金光闪闪的仙宫宝殿。大禹走进去拜见了神女瑶姬。神女叫他继续治理天下的洪水和人间的灾患,还派了神将相助。后来,大禹走遍了天下各处,三过家门而不入,硬是治好了天下的洪水和人间的灾患,被人们拥戴为大禹王。从那以后,神女瑶姬帮助大禹开山治水的传说,就在巫山一带被人们世世代代传颂了下来。后来人们还在飞凤峰“授书台”上修建了神女庙,敬祭神女娘娘,好让子孙后代不忘神女娘娘的大功大德。
讲述者:朱奉天男72岁居民高中
采录者:唐探峰男47岁干部大专
采录时间、地点1980年3月16日于巫山县巫峡镇净坛街
附记:
关于神女的传说.在巫山流传得最为久远©由尸瑶姬佐禹治水的功德.当地百姓为她竖碑立庙.敬为“正神、世代香火不绝◎巫山县培石乡船工谭成玉讲述的《神女的传说旌说神女是女娟娘娘的女儿,靠宝物钻山驹钻通了长江三峡和九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