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率领义军从成都出发,沿金牛道北上,到了梓潼县城。梓潼百姓见这个“八大 王”完全是个庄稼人,对人和气,一点儿也不像官家说的“那是个吃铜吐火厨秤蛇,杀人不 眨眼的凶神工他走拢梓潼没三天,就杀赃官惩恶霸,还开仓济贫。百姓们没有一个不眉开 眼笑地说「这才是亚子帝君的好后代呢! ” 百姓们的话,把张献忠也给弄昏了。原来他还不懂这里的乡规。梓潼县有个习俗.老 百姓爱把什么好事都朝他们崇敬的张亚子身上堆。对张亚子的崇拜,胜过天下所有神仙 在七曲山上修了那么一片庙宇,专祠供俸。他默了一下,就传话出去,决定三天后去七曲山 联宗祭祖。张献忠要去七曲山联宗祭祖,大伙儿都知道了,到了这天,七曲山上人山人海。张献忠心里高兴极了,他亲自点燃香烛,恭恭敬敬地跪在张亚子塑像前,大声说:“你姓张,咱也 姓张,咱们联了宗吧! ”话音一落,就行大礼,不少百姓也跟着跪拜。大伙儿还笑眯眯地说: “文昌帝君的儿孙出了世,我们百姓有指望了!” 这个时候,干筋筋、瘦壳壳的老讼棍吴昌智,手捧酒壶杯盏,走到张献忠面前。说「大 王是文昌后裔,英雄盖世。盛会难得,鄙人略表梓潼百姓一片钦慕之情,特备薄酒,敬大王 一I ” • I I • 张献忠见来人斯斯文的样儿,周围的千百双眼睛也都盯着他。他豪爽地举起酒杯,对 乡亲们说:“众乡亲的情,咱老张领了! ”说完,喝下三杯酒。 吴昌智又笑着说「今日是大王省亲荣祖之喜,鄙人要陪饮几杯J 张献忠问「你要怎么个饮法?” “大王米脂揭竿起义以来,横扫中原,克武昌,定成都,王业已成。鄙人就此出个对儿, 大王对着了,罚我五杯,大王对不着,敬酒十盏!” 137 张献忠一听,心想,娘的,咱老子不是咬笔杆子的,偏跟老子抛文。大喜之日,又不好推 却、便说「你讲!” ・‘单枪匹马•将军独战,” 张献忠听了,眼珠不停地打转儿,突然间,他见对面赤溪河弯弯曲曲流入潼水,两河相汇处有二老翁,头戴斗笠,隔河垂钓。他见景生情,指着山下江边。说:“双河两岸二渔翁对钓「 吴昌智没想到这老粗的对儿,竟有那么工稳,忙含笑说:“大王文气不凡,鄙人领教r 今日大喜,为助雅兴,小人再拟一拙联候教:潼水九曲绕梓林,”说罢,双手一拱「乞望大于 偿脸赐对「张献忠瞪起眼睛,这确实把他难住了。忽然,他指着对面一座青山说:“此为何 山? ” 吴昌智见张献忠问山,便想,你要问“山。我偏绐你说“岩”让你无对。便说「西岩「 “有了「张献忠满脸堆笑,爽声说:“红日一轮照西岩「 吴昌智听了张献忠的下联,连声说「小人甘败下风,小人甘败下风!”他的酒量本不 佳,刚才的五个跟斗杯,已有几分醉意,接着又来几下,心内有如翻江倒海,不一会儿,脑袋 几甩,就蹴下去了。 张献忠哈哈大笑,说:“脓包,脓包!娃娃们把这脓包抬下去!” 吴昌智原本想叫张献忠出丑,没想到反被众人耻笑一场。 张献忠跟着众乡亲一阵大笑后,高声说:“张亚子乃咱们祖宗,从今以后,这灵应祠就 是咱大西王的太庙了。”乡亲们听了高兴地放起鞭炮,张献忠的亲兵还跟乡亲们耍起了狮 子,舞起了龙灯,锣鼓鞭炮震天响,欢庆的样儿,比过大年还热闹。 从此以后,人们便把灵应祠叫太庙了。
讲述者:仇甫全男33岁梓潼县文化馆干部高中
采录者:敬永金傅卫东干部高中
采录时间、地点J985年1月10日于梓潼县城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