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按诸葛亮的计策,打下了成都,当了皇帝,封诸葛亮为丞相。诸葛丞相一心要把川 西坝子建成天府粮仓,好重新统一汉朝江山。他不管国事多忙,总爱抽空到四乡看看,看庄 稼长势如何,看老百姓日子过得咋样。 有一天,他办完公事,带起书童出了城。他见路边庄稼长得绿油油的,心情很畅快。但 转到城郊西北角时,看到这里庄稼长得稀稀拉拉的,苗色枯黄,心里便很着急。这里,路上 难得见到几个行人,他搞不清是啥子原因。忽然,看见大柳树下站着一个白胡子老头,忙上 前问道:“老人家,过去这里也这么荒凉么?” 老人摇摇头说「早先的日子好啊!这条河是李冰给我们开的,名叫柏条河。两岸的d 地肥得流油,是益州的保肋肉。这十来年,刘璋光晓得吃喝玩乐。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不治 水,这条河就拿给泥沙堵起了。一下雨就遭淹,好些人都到外地逃荒去了。听说诸葛亮在 管理朝政,他咋个不来治治这条滥龙啊! ”诸葛亮听了,埋下头,心里像针刺一样不好受。他 抬起头时,那老人已不见了。 "F 第二天,诸葛亮带领一千兵丁来到柏条河,担沙运土,淘理河道,又修补了河岸。到敲 锣收工的时候,诸葛亮摸着胡子笑了。突然,他又听到身后有人说:“挖河不筑堰,河水要上 岸。”回头一看,又是那个白胡子老头。他话音一落,一闪又不见了。 听说诸葛丞相治理了柏条河,出外逃荒的人又搬了回来,修房子,种庄稼。哪晓得一场 a 亘人抄天争气先炒火井,西汉时期临邛的煮盐工业就相当发达。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天下设置就 官和铁官时,临邛设置了盐铁官。临邛在开掘盐井中发现天然气,并用来然捻,由来已久。 大雨,涨水把河岸冲了个大口子,房子、庄稼冲走了好多。诸葛亮急忙带领兵丁在低洼地 带,连日连夜修了一座三里长的堤坝,挡住了洪水。诸葛亮悬起的心刚落下来,又听到背后 有人说「只修三里堰,河水照样泛。”诸葛亮听得清楚,还是那个老头的声音,但转身去看• 人又不见了。 到了秋天,上游连下了几天绵雨。河水猛涨一丈多高,三里长的堤坝哪里抵得住事,大 片土地一夜之间又变成了汪洋。诸葛亮想:“俗话说,要得好,问三老。看来那个两次提醒 我的老人,我非得亲自去请教他不可J于是,他换上布衣草鞋,沿河去寻访那个老人。走呀 走,太阳落地了,月亮出来了,没有见到老人。又是走呀走,东方发白了,太阳当顶了,还没 见到老人。诸葛亮整整走了三八二十四个时辰,脚打起泡,口也干了,肚子也饿了,就坐下 来歇气打尖。猛地,他看见那位老人正带着几个小娃儿在河滩上垒石堆沙玩耍哩,诸葛亮 顾不得腰酸腿痛,一步一跌冲下河岸,大声喊:“老人家留步,老人家留步!”等他跌跌绊绊 走拢河滩,那老人和小娃儿连影影也不见了,只剩下刚才垒起的沙石堆堆。诸葛亮围着那堆堆东看看,西看看,终于看出了名堂。这哪里是逗娃娃们耍的沙石土堆,分明是柏条河的地形图。那沙堤上还留下“三二三、三”三个字 诸葛亮恍然大悟,高高 兴兴地回府去了。 次日,他亲自挑选了三千精壮兵丁,开到柏条河,先在缺口处修了三里长的堤坝,然后 兵分两路,又筑起两个三里长堤。老百姓见诸葛亮亲自带队伍修坝,也扛起锄头扁担来助 战。三天三夜过后,一条九丈高、九尺宽、九里长的防洪大堤修成了。直到现在,它还矗立 在成都西北郊,保护着两岸农田不受洪水侵害。因为整个大堤有九里长,所以人们叫它“九 里堤”①。为了记住诸葛亮亲自修堤的功德,大家又把九里堤叫“诸葛堤”。后来,还在堤上 修了一座庙,供奉着诸葛丞相的塑像。
讲 述 者:佚名(成都市九里堤一带农民)
采录者:谭良啸男4 5岁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馆干部大学
采录时间、地点:1976年4月于成都市金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