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过去有条街叫青莲巷,是条很偏僻很古老的小巷。街小名气大,好多外地来的文 人学士,都爱到这条巷子来看一看,走一走。为啥呢?原来唐朝大诗人李白在这条街上住 过,还留下一个古老的故事。李白自号青莲居士,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条小巷取名“青 莲巷”。 李白在成都时,住在小巷的高升店。不远处是一家字画铺。他的字画常送到这里来装 裱。有一天,几位朋友索要扇面字画,李白便来到字画铺买白扇C到了铺子,只见店门紧闭. 又听里面有人在哭。李白很惊奇,便推门进去,只见案桌上摆着灵牌,一位老妈妈正在痛 哭。李白自峨眉山归来,对老人格外尊敬。他见老妈妈伤心,便劝慰道「老妈妈,要保重身 子J老妈妈见来的是位书生,彬彬有礼,就边哭泣边叙述悲痛的缘故:原来刚去世的丈夫 借债买了一批白扇,谁知今年天无酷暑,销路不好,债期将到,当家人又过世,如何得了? 李白听了,也很着急。他一看,筐内装着几十把已装裱好的白绫团扇,裱工精细,绫轻 扇白,正好作画。他安慰老妈妈说:“不要愁!我在扇上题诗作画,卖个好价,就够还债了「 老妈妈听了,收住泪,又发愁地说:“题诗作画,好倒是好,可我家没有铅黄丹朱呀?” 李白嘻嘻一笑说:“案上有墨,就画水墨丹青吧。,,说完,连忙收拾案桌,洒水溶墨,捧扇 提笔。李白三横两竖,扇上就现出花草山石;东涂西点,扇上又露出飞禽翎毛。背面题的诗 句,一笔到底,有韵有神,油亮亮的,好看极了。 不一会儿,李白把一筐白扇题画完了,摸出一锭银子交给老妈妈,拿起三把扇子说: “老妈妈,你摆出去卖,一把扇子要价三斗米。我先买三把。三天之内,卖不出去,你到巷口 高升店来,我赔你的白扇J 老妈妈一听就惊呆了。十把扇子也值不到一斗米呀,怎么这个年轻人敢漫天要价呢。 等她回过神来,年轻人已出店走远了。她将信将疑地把团扇摆到门口,一下就引来了过路 的人。这个一把,那个一把,都痛痛快快出了三斗米的价。卖到后来,为争最后几把扇儿, 买主竟抬高价格,出了五斗米买一把扇。 第二天,收债人进店,说不提旧账,只愿得到一把青莲居士扇子就行了。以后天天都有 一拨拨、一队队的买主到字画铺来,出高价指名要青莲居士画的扇子。从买主口中,老妈妈 才知道青莲居士心高手高,王孙大贾戡金秤银,千恳万求请他题字作画,他都不愿。看在老 妈妈有了碍难,才画扇赠银。老妈妈忙到街口高升店,要找到李青莲当面道谢。她今天找, 明天寻,眼都快望穿了,也没见到李白。原来李白早就外出访友去了。 209 从此,老妈妈逢人就夸李白,人们也称赞李白扶贫济弱题画卖扇。不多久,李白住过的 这条小巷就改名“青莲巷”了。
讲述者:王莹女 5(,岁工人高中
采 录 者:刘西源 男46岁 成都市群艺馆干部 大专
采录时间、地点:1980年采录于成都市东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