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文殊院,是一座千年古寺。原先叫“信相寺,又叫“空林堂”。清代康熙年间重 修以后,才改名“文殊院”。为啥要改名呢? 明末清初,四川连遭兵火,成都城内只剩下断墙残壁,荒凉得很。大白天老虎都敢进城 吃人。到了康熙年间,信相寺中只剩下十来尊残缺不全的菩萨像了。 有一天,一个苦行僧背一捆茅草,穿得褂一片吊一片的,云游来到信相寺,对着残墙断 壁连连点头。一眨眼的工夫,他用茅草搭了个棚棚,住了下来。白天他到处化缘,晚上就在 棚内打坐念经。开始大家还注意他,时间一长也就不管他了。 一天夜里,人们看见城西北角火光冲天,把夜空照得一片通红,就敲起铜盆高喊「失 火了,快救火呀! ”大家提起水桶涌向城西北角。四川巡抚也赶忙派出兵丁去救火。大队人 马在城西北角转来转去,怎么也找不到起火地点。忙到天亮,火光不见了,众人才散去. 第二天、第三天,天天夜晚城西北角都是这样,闹得人们心惊胆战,纷纷逃到城外.躲 避灾星。四川巡抚暗中派人察访,还是不明究竟。于是下了决心,要亲自弄个水落石出。 这天晚上,巡抚换上便衣,独自来到信相寺废墟边坐下来四处观望。约摸到了子时三 更,突然在一堵破墙背后,冒出一道直冲斗牛宫的火光,眨眼间成都的夜空就烘红了。巡抚 见,心子都提到喉咙管了。他慌忙踏上碎砖烂瓦,一溜小跑到断墙后面观看。只见丛林 深处的茅草棚内,一个和尚正在打坐,那道火光,正是从他头顶上冒出来的。穿过草棚,直 射夜空。奇怪的是,只放光,却没有火星星、火苗苗。巡抚心头的石头落地了。他晓得遇到 了高僧,赶忙跪在和尚面前,恭恭敬敬地问道:“请问法师名讳,从何地云游到此?” 和尚双手合十闭目答道:“贫僧法名慈笃,从峨眉山报国寺而来」 巡抚忙问:“不知法师到成都有何打算?”和尚站起来说「不忍千年古刹遭此冷落.立 下宏天大誓,要重建寺庙,再塑金身。”巡抚连声道好,就答应和尚说:“本官明天就出榜,让 全城善男信女集资协助高僧,完此功德 巡抚是四川的大官,他出的榜示谁敢不听?再加上半夜看见火光,引起巡抚出访的传 闻,越传越广、越传越神,百姓们信以为真,都捐钱捐物,集资凑钱。一座巍峨的大庙,很快 就修成了。 信相寺重修以后,慈笃当了整整十年方丈。在他谢世火化时,满城的达官贵人,平民百 姓都来到信相寺观看高僧升天。点火后,只见缕缕青烟,越聚越多,团成一尊佛像,骑在一 匹青狮上面,慢慢腾空。人们联想到慈笃是从峨眉山报国寺来的,不禁齐声喊道:“文殊菩 萨显圣了!” 从此,信相寺就改名为文殊院了 o
讲 述 者:吴绍伯 男67岁 成都市退休职工 私塾
采录 者:崔万铸 男37岁 成都市东城区文化馆干部 高中
采录时间、地点:1986年3月于成都市东城区
附记: 文殊院为成都著名佛教禅院,位F城西北边・万福桥附近东门静居寺,城中大慈寺、北门昭觉寺 并称成都四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