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剑山,自古就叫梁山,梁山寺就在山顶上。为啥叫梁山寺呢?有这么一个传说: 南北朝时候,南朝有个梁武帝,名叫萧衍,住在京城金陵城里,把国家料理得还不错。 他也爱才,发现了志公,就请志公当了丞相。他是怎样发现志公的呢? 据说,早在南朝第一个皇帝宋武帝时,志公就出现在京城里了。这个人很奇特,经常在 金陵一带说禅、打禅,给人治病,还能预测人的祸福,所以到处都有很多人围着他,请他测 字、看病。宋武帝知道后,说他是妖言惑众,把他关了起来,锁在监狱里。很怪的是,有人又 见志公在城里走呢,还那么逍遥自在的;跑回去看,嗨,才怪,志公又是关在监狱里的。消息 传开了,说他有分身法。宋武帝听了这事以后,又很生气,为了把志公牢牢关起来,不让他 ①花猫猫儿:老虎口 再在外面走动,又另外把他关进一间小屋子。还说,要是再发现他在外面走动,就把他杀 了。所以,他一直被关着,过了好久都没放他。梁武帝继位以后,听说志公不仅能预言人间 4 祸福,而且热心为人们治病,是个好人,就把他放了,还请他辅佐朝政。志公为了感激梁武 帝释放他的恩情,也就答应了。 梁武帝有个妃子,叫鄱氏,人很体面,比那画的画还好看。志公很有法力,知道她是毒 蛇修炼成形的,看来很善良,实际是很凶险的,将来定会乱朝乱宫,就把这事儿给梁武帝说 了,要梁武帝把鄱氏废了。但是,梁武帝见都氏长得很漂亮,又舍不得废她,反而在睡觉时, 给她说了: “嗨,丞相说你是个妖精哩……”鄱氏一听就火冒三丈•,心想:“哼,你这么可恶, 不收拾你,你不晓得老娘的厉害! ”她也知道志公很有法力,就想先把他的道法破了再说。 于是,趁有天梁武帝找志公来商量事情时,她就去留志公吃饭,悄悄弄些牛羊肉,剁了,拿 来“越”到糖小豆里头,包成白面包子,蒸了就拣了一盘端来,说:“丞相,我听陛下讲,你最 喜欢吃包子,这一向你没来。今天,我给你蒸了一笼,这是才揭笼的,快吃J志公哪能上她 的当喃?晓得这是蛇精,是来破他的戒的,于是就扯谎说「哎,我这几天多吃了点炒豆腐干,我的胃子又弱,咋能吃喃! ”都氏又说:“你就尝一尝嘛,我去给你端热汤”志公不好推却,就说:“这阵真的没法吃,我领你的情,收下就是。”他把这几个包子都装进了他那一 尺五宽的大袖筒子里去了。鄱氏也不好再劝,心想,等下他总要吃了。可是,一转身,志公 就把这些包子悄悄地壅进菜园子土巴里去了。都氏发现志公并没有上她的圈套,又想了- 个更恶毒的办法:找个机会把他杀了!志公看出她的野心,又给梁武帝建议把都氏废了。但 梁武帝碍于夫妻的感情,还是没有听志公的忠言。志公想,若长此下去,我在这里定会有灾 难,就不辞而别,离开了金陵,到了四川的剑门,在剑门关外剑溪河边的寺庙里净心修炼, 再也不染红尘了。 志公走了以后,梁武帝失去了一个得力的臂膀。都氏专权,弄得他手下的一员大将侯 景叛乱,进攻都城。他没法,就御驾亲征,但又打了败仗,只好退回京都守台城。可是,侯景的军队又把台城团团,把他困死在台城里了。 梁武帝死了以后,阴魂不散。他后悔没听志公的忠告,得了这么个恶果,于是到处寻 访,终于在剑门关外剑溪河边的寺庙里找到了志公。他要求志公帮他修道,再造来世。还 说,愿拜志公为师。志公想,谁叫你过去听不进忠言?你是个没有入佛门的人,而我已修炼 多年了,根本不可能在一起修行炼道。但又念及他们过去的君臣情分,才答应下来,说:,,你 要修炼,就到对门山上去修炼吧,虽然那座山很高,但上面山青水秀,十分幽静,正好炼 道「梁武帝没法,只好到大剑山上去了。走拢一看舍,才尽是原始森林,满目荒凉,又没有 水,咋样生活哇?只好下山来找志公。志公说:“修道就要吃苦,要吃苦,才有结果,你还是 去吧!没有水,我把剑溪河的水给你度上去。你回去挖个水井,要挖大些,一丈二尺宽…… 丈二尺长,一丈二深,挖好了,我就把水度给你产 像池子一样的水井挖起了。志公老祖把他的宝剑拿出来,在庙外边的剑溪河里插了 i 剑,大声问:“有好多水了? ”梁武帝在山顶上回答说:“有半井水了。”志公听了很不高兴: “你在咋个说话?为啥说只有半井水呢?那就只有半井了!”梁武帝才晓得把话说拐了,赶 忙改口说:“半井水咋够嘛,以后人多了咋办呢?”志公说:“人多了也够吃了,半井就半井 吧! ”所以,梁山寺那方井里的水,以后始终只有半井。不过这半井水,一个人也够吃,十个 人也够吃,一百个人也够吃,反正一年四季都是半井水。 有时候井水浑了,没法吃了,梁武帝又下山来找志公。志公说:“这个事情好办,我给你 澄清就是,你回去吧「梁武帝回到山顶,走到井边一看,老实话哩,水硬是澄清了哩。以后, 只要是剑溪河的水浑了,梁山寺的井水也就浑了,剑溪河的水清了,梁山寺的水也就清亮 了。天干时,水枯了,梁山寺的井水发臭了,没法吃了,梁武帝又下山来找志公。志公说: “这个事情简单。”他在自己胸前挂着的一串佛珠中,拔下一颗,交给梁武帝,说:“你把这颗 佛珠带回去,搁在水井里,井水就不臭了。再天干,水也不会枯的J梁武帝照着做了,井水 果然不臭了,一年四季都是清亮的,不但水清见底,而且清香扑鼻,不干不涸。井里的那颗 佛珠,也慢慢地长大了,慢慢地变成了一块一二十斤重的椭圆的有花纹的石头。这石头真 怪,放进井水里,水就不臭不蚀,始终保持那个水位;把它捞起来放在太阳下晒哩,上面的 水气晒干了,下面还是湿的,又翻过来晒,还是上面晒干了,下面又是湿的了……总之,那 块石头离不开水井,水井也离不了那块石头。后来填水井、修房子时,石头才不见了。不过, 这已经是好多年以后的事了。 梁武帝有水吃了,也就安心修炼了。他想:志公师父度水上山,我能帮他做些啥子事 呢?哦,他山下缺少柴禾,何不如给他送些柴去呢?于是,梁武帝就在山上砍柴,隔一段时 间就给志公背一捆去,以尽他对师父的一点心意。以后,人们就一代一代地传诵着他们师 徒“隔山修炼,互送柴水”的故事。再以后,大家把梁武帝修道的寺庙,叫“梁山寺”,又把志 公师父住的那个寺庙,叫“志公寺”了。
讲述者:揭纪林男63岁剑门关退休教师
刘清芳另剑阁县剑门镇青树村医生初中
采录者:邹振常男58岁剑阁县文化馆干部高中
采录时间、地点"985年6月27日于剑门镇
附记:有剑门七十二峰,削壁中断,相崖相嵌,形似剑门,故名。剑门山,亦名梁山,在四川省北部。主峰大剑山在剑阁县北。 :剑门关。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由世称“剑门天下险L现为我国 风景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