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两个大将:一个叫王方平,一个叫阴长生。二人都是朝廷的大官。有一次战斗, 非常激烈,阴、王二人打了败仗。回朝廷要杀头,他们就卷款私逃,躲进了丰都的平都山。 住了两年,银子越用越少。阴王二人在平都山买了田地,一连几年大天干,颗粒无收。 阴王二人心想:“照这样下去,不饿死才怪哩! ”二人又把田地卖了,准备另选财路。有一天, 他们走到一个庙子去乘凉。那里只有几个菩萨,一个功德箱。他们发现差不多的香客都在 往里面甩钱。钱箱都甩满了,有的香客还在甩。一个和尚来端走了,换了个空的。过了… 阵,空的一满,那个和尚走来又端走了。二人觉得这个生意还不错。回来以后,他们马上就 招来了和尚,在平都山上修了座庙,塑了关羽和几个战将的像。当时庙宇很少,方圆一两百 里的人都到这里烧香来了。结果,天灾人祸越凶,到这里来烧香送钱的越多。他们看了,还 ① 名山:即平都山,现称名山,位于丰都县城东北,海拔288米口是传说中的阴曹地府所在地. 希望天灾人祸越多越好哩。过了十多年,阴王二人赚了一笔大钱,到外面游山玩水去了。 阴、王二人是大将,朋友很多。朋友们听说阴王二人在丰都赚了大钱,很多人都给他们 写信,要求到丰都来投靠他们。阴王二人见了想,要是大家都来,那我们又赚什么钱呢?想 来想去,阴王二人就叫他们到丰都来各修一座庙,只是不准他们塑的神像与自己塑的相 同。二人以为这就可以把那些人支走。结果,他们还是要来。二人只好让他们来了。到了 平都山,阴王二人一问,他们准备塑的神像同原来的果然不同。这个人说,我来修一座玉皇 ,只要是想逃避天灾的人,都要来求我。那个说,我来修一座天子殿,只要是家里死了人 的,都要来烧香送钱。还有的说,“我来修一座大雄殿”,“我来修一座百子殿”,“我来修一座 奈河桥”,“我来修一座睡佛”,“我来修一座摸摸佛”。结果,一家伙就修了四十几座庙宇。 后来阴、王二人死了。大家为了招来更多的香客,又搭了一座二人下棋的泥巴坨坨,说 他们一个姓阴,一个姓王,二人就是阴王。既然有“阴王”在这里,啷个又不该是阴曹地府的 首都呢?! 从此以后,丰都便成了鬼城。
讲述者:殷学洪男76岁兴义乡农民不识字
采录者:戴寿银男37岁县文化馆干部大学
采录时间、地点:1987年5月于丰都兴义乡
附记: 丰都县东北的名山(平都山)原为“道山仙乡”,西晋时山上已有寺观。据葛洪《神仙传》称:西汉王方 平,东汉阴长生,在此山炼山丹学道仙去。 据丰都县志记:东汉永元二年,因县东北有风景如画的平都山,单独置县臼平都县。以后并入忠县、 重庆。隋恭帝义宁二年(518)复置县「取长江南岸丰稳坝之“丰”字,长江北岸平都山之“都”字,定名丰都 县。明洪武十三年,将丰都县改为邺都县。宋人洪迈的《夷坚志・癸卷五》说「忠州丰都县五里外有邦都 观,即道家所谓北极地狱之所,旧传王、阴二真君自彼仙去。”加上明清两代小说、戏曲对邦都地狱的渲染 和佛教阎罗王、地藏王的输入和改造,邦都便由“道山仙乡”逐步演变成“阴曹地府”、“鬼国京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