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我们巴县到处都有唱阳戏的。像年辰好丰收了,有人做生意发了财,有人病好了 要还愿,有人做生期酒,特别是满旬祝寿这些,都要请阳戏班来唱,图个吉利。大家还把阳 戏喊成“欢喜锣锣”、“发财锣锣”。跟川剧不同,唱阳戏要请川主、上主、药王,这是为啥子 喃? 传说,在唐朝的时候,有一群放牛娃儿,他们见有钱人家经常唱戏,想看又看不到,儿 干脆,我们自己来唱,自己演自己看,阵仗搞大点,争口气给那些人看下子J 这些放牛娃儿,不晓得天高地厚,听张二娃恁个--吹,都说要得。说干就干,他们几个 个不服气,伙起一路商量。一个叫张二娃的说「那些人家唱戏,回回都不准我们这些人看。这些放牛娃儿,不晓得天高地厚,听张二娃恁个--吹,都说要得。说干就干,他们几个 在坡上就搞起来了。这个说要恁个编,那个说要恁个唱。刚编了一段,这个说要得,那个说 468 要不得,争来争去,争得脸红颈子粗的。就恁个在坡上争了几天,一段戏都没编成,这才晓 得锅儿是铁铸的。 李狗儿在一边焉当当地说:“说得轻巧,吃根灯草。要是恁个撇脱,还要人家戏班子做 啥子哟!” 张二娃一向争强好胜,认准的路是要走到底的。他见李狗儿放冷空气,就不安逸。他 说:“干就干,不干莫吹冷风。” “吹冷风?我看你这是癞疙宝想吃天鹅肉,痴心忘想。麻雀儿膊糠壳,空搞。老子不陪 了「李狗儿说完就要走。 张二娃见李狗儿拆他的台,上前拉倒他,两个几挽几挽就打起来了。 这时,正好川主、土主、药王路过这里。这川主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外孙,云头公主的L 因在鸡公岭收伏孽龙,解救了四川老百姓免遭大难,被玉帝封为蜀川之主。土主是壁山鸡 公岭的土地,鸡公岭经常有群妖作怪,这土地收伏群妖有功,玉帝封他为土主清明合同帝 君。那药王,就是给唐王医好眼睛,被唐王封为药王的那个孙思邈。这三个看见一群放牛 娃在坡上打架,就过来问是啷个回事。张二娃就一五一十地说了。 三位菩萨听了过后,川主说:“莫看这些娃儿年纪不大,硬还有志气,我们成全他们要 得不?” 土主、药王说成全倒是应该,就是不晓得啷个做。川主说「恁个力、,就把我们降龙收 妖,大战鸡公岭的事拿来编成戏教他们去唱,也让人些晓得这些事,那就一举两得罗「 他们三个就在坡上一面编一面教。张二娃他们都精灵,一教就会,后来人手不够了乂 约了些娃儿,没几天都学会了,川主就喊他们拿到庙里去唱。 张二娃他们唱的戏,人些从来没见过,都觉得新鲜。到正式开戏那天,大家都去看,川 主、土主、药王怕张二娃他们头回登台心虚,都去坐在台子高头,给他们压阵。这下他们越 . 唱越来劲,越演越精神,人些看了拍手叫好。看的人越来越多,--连唱了三天还幺不到台, 东村请他们去演,西村也请他们去唱。三个菩萨都跟他们走。后来,三个菩萨就不能天天 陪他们了,他们就扮了三个菩萨的样子,每回开戏,就发请帖,请三位菩萨出场,登台压阵, 人些见戏里有川主、土主、药王,知道他们是除妖治病的,就说这个戏有阳刚之气,把 这戏叫成了阳戏。哪家屋头不清静,就请他们去镇宅,哪家人有病就请他们去许愿还愿。有 些人要图吉利也请他们去唱。阳戏就恁个传了下来。
讲述 者:游泽民 男67岁 巴县接龙乡半坡村农民 小学
采 录 者:李子硕 男54岁 巴县文化馆干部 高中
陈朝友 男46岁 接龙区文化专干 高中
采录时间、地点J984年1月于巴县接龙供销社旅馆
阳戏,巴县地方戏。又叫“欢喜锣锣”、“发财锣锣”,巴县江南一带又称“跳阳戏工传说起源于武王伐纣,但无史料佐证。阳戏艺人均为半农半艺,主要在农村院坝演出。民国后期,因时,局动荡,阳戏演出出现不景气,遂逐渐与端公合流,成了净宅、除灾、怯病的庆坛法事活动,带有迷信色彩。解放后濒临消失,现有部分零散艺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