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某县有个姓蓝的县令,一上任就得了个古怪病:听恭维话眉开眼笑,听指责话浑 身发烧。烧昏了就惩办说话人,或打大板,或判监禁,或罚白银,病情才缓解得了。蓝县令 上任两年,县内户口人丁不住外流,谷米油肉不断涨价,但说他好话的人,却一天比一天增 加。 蓝县令时常上街兜风,好直接听到恭维话。家家户户一见到县令上街,不是紧关大门. 就是留小娃娃看屋,大人各自躲开。南街寿昌永大药号,一因铺面大医病拣药的人多,二因 开方抓药小娃娃干不了,只得照常开门。蓝县令见到寿昌永干净宽敞,常来这里闲坐喝茶. 同店主寿福老先生说说闲话。这一来就害了寿昌永,因十个病人见了县太爷九个怕,都连 忙转身走开,求医抓药的人自然减少,造成生意亏本。寿福、寿禄弟兄成天为这抠脑壳。 有一天,蓝县令害病起不了床,派差丁请寿福去诊脉。寿福来到床前,蓝县令正烧得头 昏脑胀,问「本官害的啥病?”寿福为人老实,诊病后照病情回答:“县令贵体无非内伤元 气,外感风寒,虚热上冲,故有耳鸣头昏,心神不定,爱说梦话,得先吃几剂清解药,再补元 气。在养病期间,切记不要沾酒色! ”谁知蓝县令多年听惯顺耳之言,这几句大实话却像万 箭钻心,认定寿福处方有害,拒绝服药。说「人人都说你寿福精通医道,本县令在你店堂上 落坐几个月,没看见几个上门求医的,可见是徒有虚名。今日给本县令诊病,又故意夸大病 情,诈骗本官,难道堂堂县令不懂你这圈套?本应从重处,念你上了年纪,又与本官素有交 情,从轻杖罚二十,算是赏你一个知道J 寿福挨了棍杖和责骂,回家调养.全城医生听到这个消息,除了为寿福暗叫不平,都生 怕衙差上门逼请,纷纷离城躲祸。寿禄要照料兄长,被迫硬着头皮守在店中,两天后衙差果 然又上门,硬要寿禄去给县令处方。 论医道,寿禄不如哥哥精通,但他比兄长多长个心眼。他提防县官找麻烦,早去城隍庙 中药王殿里做了点小手脚。等衙差上门,寿禄进衙诊过脉、诚惶诚恐地说:“县尊虽是肉体 之躯,却是上界星宿临凡,终日为治理百姓,操劳成疾,小医凡夫俗子有何能耐处方啊? ”蓝 县令,听发火说「本官这病难道就不医了?”寿禄说:“听说城隍庙中药王菩萨十分灵验, 去求医的人倘若有缘,定可求得灵验神方,县尊大人何不差人一求?”蓝县令虽然高烧得一 塌胡涂.但这一摊顺耳言辞字字听入了心窝,立刻派人去庙中药王殿求方。不一会儿,差丁 回报,果然在药王殿内搜得处方一纸。蓝县令很是满意,重赏寿禄纹银一锭,当即煎药服了 一大碗。那知第二天早晨,蓝县令就硬梆梆地死在床上,大睁着两眼,死不暝目。 丈夫身死,太婆怎肯善罢甘休?立马派衙差押了寿禄,定要问出个幺二三。寿禄脸不 红筋不胀地说:“这是菩萨旨意,跟我穷医生有何相干?恐怕是差哥求方心切一时慌张,把 方子搞错了。”太婆觉得此话也有理,另派两个差丁去药王殿仔细寻找,居然又找回一张 纸。太婆开纸条念道:“病情缘起太浮狂,该服牛黄清解汤。无奈玉皇多识赏,县官升去作 阎王「一念完,见木板上仰卧着的太爷,眼睛当下就闭上了,不由更加信服了县官晋升阎 王的说法,加上立马要处理善后事宜,也没有多为难寿禄。 以后县里人传说,寿福先开那张方子,就是以柴胡、升麻、牛黄、半夏为主药的发散清 解汤头,对了症的。药王殿里那张神方,乃是加重了剂量的十全补汤,外感严重的病人服 下,寒热闭在五腑六脏,只有送命一条路。蓝县令“升任阎王”之后,寿昌永药店的生意倒更 兴隆了。
讲述者:易泽林男17岁兴文县香水山乡村民初中
采录者:代哥章男52岁兴文县文化馆干部初中
采录时间、地点:1985年10月于兴文县中城镇采录人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