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鹳子满十六岁那年,老父老母都忧愁,儿子大了,不会一门手艺,咋个成家立业呢? 想来想去,还是送到镇上打纸钱扎灵房子的纸火铺去当学徒吧。这纸火铺老板是有名的刻 薄鬼,他说:“你穷得来屁股都到处找瓦片盖,拿什么钱请十菜一桌的拜师酒?在我这里学 徒三年要交一千担黄谷,你去偷?去抢?” 父母听这么一说,篇气了,只好转身回家。 高鹳子不同,眼睛笑成了豌豆角,直说:“有办法罗!有办法罗! ”父母只当他说疯话, 第二天,鸡叫头道,高鹤子用千担担了一担柴就往街上去,卖了钱,买了一个鸡蛋, 两韭菜,三斤黄谷外加四挂火炮,一直爆拢纸火铺,见老板就作揖磕头,直叫:“师傅! ”弄得纸火铺老板没回过神来。隔了会儿,才说「把拜师酒先办上来J 高鹤子拿出韭菜和鸡蛋说:“十个菜都在这里了,一炒就成。”原来“韭”“九皆音,九个 菜加一个炒鸡蛋不正好十个菜么?老板无话可说。又叫高鹤子拿一千担黄谷。高鹤子不 慌不忙,把手中的千担一抖。从里面倒出了一堆黄谷,说:“这就是一千担黄谷,请收去。”原 来他把干担中间的竹疙瘩打通,装进了刚买的三斤黄谷。 高鹤子这两手把老板收拾住了,他看到这个娃儿很精灵,就留下高鹤子当徒弟。
讲述者:张胜武男 70岁干部
采录者:张汝宜男35岁文化馆干部大专
采录时间、地点J986年8月于隆昌县文化馆
① 八两是半斤:系十六进位制。
附记: 高鹳子的故事大约产生于明末清初。高鹳子是隆昌县群众口头流传最广的机智人物。当地人有的指 出他的祖坟在某某处,有的申明族谱上有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