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市的内湖有一座碧山,山的尖峰上屹立一座规模 宏大、金碧辉煌的庙宇,叫做“碧山岩”,乂称“尖峰开漳圣 王庙”。宝殿奉汜三尊神象,即开漳军王陈元光和他的得力 部属辅胜卫国公李伯瑶以及辅顺将军马仁。据说此庙的神灵 显赫,庇护万民,香火旺盛,四时香客络绎不绝,尤其从春 节到开漳圣王诞辰日(古历2月16日),这段期间,每日有 数以万计善男信女们虔诚地:朝山:敬香。碧山岩不仅是古迹 名胜圣地,也是台北市风光明媚的旅游观光最佳景点。 碧山岩的古迹是一块神石,流传着脍炙人口的神奇传 说。 自从靖海侯施琅将军统一台海以后,闽南各县氏族纷纷 携眷渡海,去开发宝岛。康熙末年,漳州有一户姓黄的,带 领老婆、孩子们,抵达台北,定居垦荒.他们这家人是虔诚 膜拜开漳圣王的,泛舟渡海时,为了祈求合家平安,他们落 请了开漳圣王的香火,佩戴身上,俾得保护。经过台湾海峡 时,虽然遇到了狂涛骇浪,由丁他们的祷告,终于化险为 夷,平安渡过了。而当他们-•家人在台北开始找地开垦时, 偶然经过碧山的尖峰,忽然听见嗡嗡的声响,他的儿子惊叫 说। “我们遇见蜂群了,小心别惹他愤怒,不然就会被叮得 头肿肉痛的。”做父亲的有丰富经历,就停步仔细观察,静 心谛听,他发现这嗡嗡的声音不是蜂群,而是从一块巨大石 笋底下一个小洞里发出的。他是学过勘舆术的,懂得看风 水,他认定这个小洞是处极佳的地理——“蜂巢穴”,锻适 合安神座建庙宇,将来会传千年香火的。于是,他就将身上 佩戴的开漳至王香火袋,恭恭敬敬地挂在石洞中,烧香祷告 说:“神若保佑我在这里开基传宗,将来兴旺发达起来,一 定为神建大庙。” 到了清乾隆十六年时,碧山尖峰山下已经有五[姓的居 民,即黄、郭、林、简、郑,他们勤勤恳恳地开发生产,过 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忽然间,有一天,窜来一股土匪,他们 明火抢劫,杀人放火,无所不为,闹得民不聊生,居民叫苦 连天。他们只有胆战心惊地祷告开漳圣王保庇。 这一天,这伙强盗又在尖峰下聚集,计议一次大规模的 洗劫行动。忽然间看见尖顶山头放射出万道金光,强盗们莫 明其妙,不知是祸还是福。正在错愕之间,只听见战鼓齐 鸣,喊杀连天,彷佛有千军万马自山前山后,山上山下,包 围过来,吓得这伙穷凶极恶的强盗们丧魂掉胆,走投无路。 正在这时,他们在见山尖巨大的石笋,霹雳一声,天崩地裂 一样,石笋裂成三大块,中间那块化身为开漳圣王,金冠铠 甲,威风凛凛,怒目而视众宵小。左右两块化为辅胜卫国公 李伯瑶和辅顺将军马仁。只见马仁将军把手中宝刀一挥,强 盗头目们人头就滚落在地下了,其余喽啰们见状吓破了胆, 立即抱头鼠窜,四下逃命,连滚带爬地往山下溜。这时一阵 飞沙走石,向匪徒们袭击,这伙恶贯满盈的强盗,没一个能 幸免神歼。从此,再没有那-一股土嚣敢在尖山顶下为非作歹 To 黄、郭、林、简、郑五姓家族,为了感谢开漳:圣:王显 灵,歼灭丁顽匪,共同商议在神石原址建立石室小庙,来奉 祀三神化身的神石。附近各地的居民听到神的灵睨,纷纷前 来膜拜,虔诚地祈求保佑,果然神恩浩荡,有求必应,病者 得愈,物失复得,求福消灾,香火越来越旺盛,几次扩大庙 宇建制,逐渐形成今日的宏大规模了。
讲述人;章甫志,男,9 0岁,庙祝,私塞。 采 录人:王少华,男,6 6岁,教师,大学。 采录时间:1 9 9 1年8月于漳浦。 流传地区t闽台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