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思,字浩七,龙溪县人,后人尊为文晦公。幼时,他 父亲从游于明代大学者黄道周,也把洪思带在身边。当时黄 道周在龙溪邺山讲学。有一次他讲授《诗经》中《鹿鸣》一 篇时,发现在门外听课的小洪思竟能过目成诵,遂生爱意, 也收他当了门生。洪思聪慧过人,又能刻苦攻读,广猎博 闻,颇得老师器重。在众多同门中,他是黄道周最得意的学 生。 后来,清军入关,黄道周临危受命,拥立南明政权,誓 师抗清,不幸在江宁《今南京》被叛降清廷的明大臣洪承聘 杀害。洪思悲痛欲绝,誓学恩师节义一世,与清廷不共戴 天。当洪承畸六十岁生日时,他浑身重孝,去洪府吊唁恩 师,痛骂洪贼背负皇恩,还写了一幅对联“送”给洪承畴, 史鉴流芳真可法, 洪恩未报反成仇。 这幅对联的上联嵌了抗清名将更可法的姓各,间接讽剌了洪 贼的屈膝变节,下联中“成仇”与“承购”谐音,痛骂了洪 贼叛明卖国的行径。 洪承购看到对剧恼羞成怒,下令捉拿洪思。洪思性命难 保,只带上老师遗著逃到龙溪二十五都归德保——现在的高 安乡0他见这里山清水秀,犹如世外桃源,便在此隐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