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思在归德住了五十多年,教化乡民,德荫后世,虽身 照而名露。传说有一位清朝大员路过归德,远远看见归德 “纱帽山",疑有显贵之人在此居住,忙下轿步行。经过探 访,方钊归德村住了大能人洪思。这位大官也仰慕洪思才华, 派人几次送贴相邀,请他出山当自己幕僚,但洪思都避而不 见。其时洪思巳是须发尽白,然矢志不移——“宁为明朝狗, 不做清朝官。” 这位大官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也不知怎么弄来了皇帝 的圣旨,强令洪思赴任。大官带了一大队清兵亲自来“接”, 八拾人轿鸣锣开道,好不威风。乡民报与洪思,洪思笑而置 之不理,说,“洪思乃一介没落寒儒,哪堪他如此抬举I ” 清兵分头把住归德四面山道,大官手持圣旨闯进博济祠,却 不见洪思踪影。有清兵说一个人影转入溪洞中倏而不见,大 官忙派人去搜索。可是清兵找了好几天,也找不到洪思。大 官只得悻悻而归。不过,他还不甘心,把圣旨刻成碑石,竖 在避对坑内的地方,要洪思不得违抗圣命,见到圣旨马上去 找他。但从此洪思也没有在归德出现过。 后来,有人说曾经在邺山黄道周学堂遗址前看到一个身 着明朝衣冠的老者,兀自畅饮高吟。邱家长料定此人必是洪 先生,派人去寻,才知洪思已逝,葬在紫云山麓了。消息传 来,归德人无不失声恸哭。为了纪念他在高安的功德,人们 铭刻《布山功德碑》以载,又造洪思神牌供以文明庙之左 虎,口以祭拜。依照洪思生前所行所言,这块神牌制成"工” 字形,让它永远“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
讲述人:邯金宿,7 0岁,黄水生,8 3岁,邱火 载,5 3岁,邱北兵,6 1岁。 采录入1钟武艺,男,2 0岁,集成搞妻,中专文化。 杨远东(第3则)男,2 9岁,朦文化馆干部e 采录时间,1987年10月,1991年11月。 流传地区:华安高安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