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唐朝彝告老回龙溪后的i天中午。从南靖邦溪到厚 州新桥头的帆船靠岸了,乘客纷纷上岸,奔向四方。一个举 轻的少妇却仍呆坐在船舱里.老艄公觉得奇怪,上前询问。 谁知不问还好,艄公一问,这少妇眼泪啪喈啪嗒地掉了 下来。 艄公好不容易才问清楚,这少妇是来漳州寻唐朝襄唐大 人的,第一次入城,不知该往哪儿走。 老艄公说:“别的人我不i定知道,这席大人的家我是 知道的。” 于是、艄公主动把这少妇带上岸,转落春轮埋,指着新 社仔村口的一座破旧大屋,他说道:“那就是唐大人家。” 少妇按老艄公指点的,来到唐府大门口,正巧,唐府考 仆唐兴闲坐在大门外,睁着老花眼认了半天,觉得有点蓝 熟,但又记不清在那儿见过。 等那少妇递上〜只银戒指后,庆兴才恍然大悟,高要地 说:“你是番薯女?请!请屋里坐吧I ” 原来,三年前,也是这样阳春三月的一天上午,唐朝彝 带着唐兴沿着山路游览,走着走着,不觉已到圆山的半坡, 两个老头子早已累得舌干喉渴,气喘吁吁了。二人一摸口 袋,这才发现没情半文钱,到哪儿去喝茶,吃点心?就在这 时候,山下来了一个十三、四岁小姑娘,手提竹篮向山上走 来。唐兴忙上前招呼:“借问你这位小姑娘,我们主仆二 人,走得口渴喉咙干,哪儿能讨点茶水润润喉?" 那小姑娘上下打量了 一下这两位老人,笑眯眯地放下竹 篮说:“老伯伯如不嫌弃,这里有一钵番薯汤也可止止渴I” 席兴一听十分高兴,正要把竹篮接过来。"慢【"唐朝 彝拦住说;“小姑娘,我们把番薯汤吃了,你岂不被父母打 骂?” 小姑娘摇摇头:“番薯汤不过是农家粗俗食物,二位阿 伯只管吃,等会我下山再走一趟,回去再拿就是了。” 唐朝殊和唐兴吃着番薯汤觉得特别清甜可口,就一边吃 一边和小姑娘拉开了家常。这才知道她是这山下邦溪村人家 的童养媳。养父养母都已过世,只剩下她未成亲的丈夫沈长 根和她二人。如今,她就是给丈夫送点心上山的。唐朝彝又 问起她家的地,她家的生活。 小姑娘指指山上一小块、一小块的旱地说;“穷人家, 只有几块旱地种番薯,说有三升种地,其实地里还有九颗大 石。” “这够你们小俩口吃么? ”唐兴问。 小姑娘还是摇摇头说1 “那点番薯够不了三个月吃粮, 还有九个月得靠上山砍柴换糠菜渡日子。” 唐朝彝听后觉得过意不去,对小姑娘说t “我们二个老 头也没有什么赠送。”说后,退下一只银戒指说,“只有这 戒指给你留个纪念。” 这小姑娘当然再三推辞。 唐兴告诉小姑娘:"这戒指值不了多少钱,只是上边镌 刻我家大人的名字,往后如果有来漳州城,可凭这到我家大 人府上歇歇脚。” 小姑娘见他们那样诚意,只好将戒指收下了,挂在手指 上。 如今事隔三年r小姑娘已变成小农妇了,难怪唐兴差点 没认出来。 唐兴把她带入府里拜见了唐朝彝。 唐朝彝1见,“这不是当年的番萱女?“那番薯女早巳 按捺不住心里悲戚,抽抽泣泣地说:”老阿伯,救救我家沈 长根一命吧! ” 唐朝舞it她坐下,叫她慢慢地说清有什么为难的事。 番薯女这才揩干眼泪,把详细情况告诉唐朝彝大人。 原来,她们邦溪的家长沈大有去年庆六十大寿,要每家 每户都得出钱送寿礼。番薯女俩口子连吃饭都有困难,那来 的钱送寿礼呢?又加上平时从来未孝敬这个地头蛇--家 长,破沈家长捏了个罪名,说沈长根是个抗粮无赖,家有九 石三升种,三代不纳粮。 南靖县老爷吴图图早就受了沈家长的孝礼,也不管肯红 皂白,出了签,派了差,到邦溪抓了沈长根投进了监牢待 审。 番薯女哭了几天,有冤无处诉,有苦没人知,想了几 天,举目无亲,这才想起三年前曾赠给一只银戒指的漳州老 阿伯,就打点行李搭船来漳州了。 唐朝彝对番薯女的遭遇十分同情,可俗话“无权难谋 事”,唐大人尽管是告老的京官,但手中无权,空壳子京官 有什么用呢? 老管家唐兴见主人愁用不展,早巳猜出他的意思。他想 了想,就附在老爸的耳边如此这般见讲了一番,唐朝彝大喜 连称好办法。回头盼咐唐兴,带番薯女到后堂拜见夫人。 唐兴带番薯女到后堂,.她向唐夫人说了白巳的想法。唐 夫人见了番薯女朴实、憨睡,早有了几分疼爱,开口就问। “孩子,如不嫌弃我夫妻是穷空壳官,就认我当娘如何? ” 番薯女一听连忙跑下,口称:“女儿拜见母亲大人! ” 唐兴高兴地拍手说:“好了,好了,这下子姑爷沈长根 有救了。” '第二天,唐夫人留住干女儿番薯女。唐兴跨着马,拿着 食盒,向南靖县城赶去。路上熟人打招呼,唐兴故意大声称 说:“奉唐老夫人差遣到南靖县监探望姑爷0 " 这一招呼,1传十,十传百,说南靖县老爷吃了豹子 胆,把唐朝彝的娇婿关下监牢里。 消息传入了县衙里。南靖县官吴图图一听,吓了一跳, 这唐朝彝好惹得么?康熙皇上的叔叔都敢斩,我这小小的七 品官伯不把前程丢了。吴县官连忙派人探听监狱的看守,唐 老夫人的娇婿是那一位。看守回报唐兴大爷来监牢探望的姑 爷就是邦溪那穷鬼沈长根。 县老爷一听吓出一身冷汗,他怎不知沈长根受冤负屈, 但自己收了沈家长的礼,俗语说盘吃人家的酒礼,受人家的 解洗。”不想这一回竟捅了马蜂窝了I连忙请了王师爷商量 对策。 王师爷是个老讼棍,捋着老鼠须,两只咸蛹1仔眼珠转了 转,想出个好办法。他说:“老爷之所以捅了马蜂窝还不是 为了 '理'(谐音'礼'》吗?如今我们认错赔个礼不就完 了. ” 县老爷摇摇头说,“别的老官儿好说,这唐朝彝可就不 好对付,谁不知道他铁面无私,敢作敢为,皇帝的叔菽都敢 杀,别说我这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1 ” 王师爷说:“老爷这样想就错了,我们给他赔个礼,还 给他面子,如果不肯又能怎样?他不过是个有威无权能空壳 子京官? ” W那么这个礼怎样赔法?” “这还不好办,就用老爷的大轿到漳州,把小蛆接来县 衙,放出沈长根,老爷摆桌酒席,亲自在席上向他们赔个礼, 谅他沈长根夫妻不至于不给面子。” “你估计有把握?” “当然是十拿九带。" ' "为什么?" “老爷你还不清楚吗?唐朝彝根本没有女儿,今天突然 冒出了女儿,女婿,肯定是为替沈长根伸雪又不好当面干 预,故而设下这'唐兴探监认姑爷',让老爷斟酌ffi处罢 了。” 南靖县老爷吴图图果然用官轿请来了番薯女——如今番 薯女已是唐家小姐,唐夫人又特意给她打扮了一下,或教她 如何应酬,特别再三叮嘱说:“宰相家人七品官,你如今是 唐府小姐,见了县官可不必下跪,走路眼睛向前,酒能喝几 杯就算几杯……” 县老爷在后街摆了家宴,让夫人也出来作赔。席上县老 爷向沈长根和番薯女道了歉,讲了许多好话,或送了一点 礼,因番薯女喝了三杯酒,赠送卤州三百两,请沈长根夫妻 别责怪,并向唐大人美言一、二。 这场喜剧性的赔礼,木可告一段落,暹知番薯女却问县 老爷说:“我家九石三升种田不知作何处置?” 这一问,县老爷却楞住了,他也明知沈家无什么,九石 三升种'田,如今回答什么好呢?说没有,既知没此田如何 抓人?说有吗,可田地在哪里?还是王师爷机灵,他忙插嘴 圆场说,“唐小姐放心,此事三日后县老爷当亲百到邦溪村 责令沈家长归还就是。” 三日后,县宫果然带领全班执事,鸣锣开道来到邦溪 村,责令沈家长花红礼炮亲到沈长根家道歉,她当面“归 还“九石三升种田0 这样,唐朝彝义契番薯女,沈案长害人反害己,赔了九 石后开种好水田,南靖县老爷糊涂抓人糊涂放,成了漳州、 南葡1带案谈流传茎今关。 r
讲述人:杨来水?漳州造船厂老工人 简朝商,南府一中老校长 采录人工青新,丹希 采录时Rh 1988年8月15日 流传地区£闽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