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年间,漳沛的南门外下布村,有一个书生,姓 蔡名新,小名叫瓒仔。他从小失去父亲,由寡母抚养成人, 培养他读书,让他进了秀才。但是他读书死记硬背,虽然读 了不少的书,还是似逋非通。所以,人们都叫他“憨瓒”。 这个“憨瓒”,每个月都要到漳州大庙口来参加诗钟会。在 诗钟会上,他每次都是赛输别人,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气 馁,坚持每会必到。 有一天,蔡新背了大笠,穿上草鞋,要到漳州参加诗钟 会,过路九龙岭下,走近卖汤圆的担边,想吃一椀汤圆再赶 路。卖汤圆的老汉对蔡新说:“秀才I秀才]我有一个对子 请你对。要是对得好,我请你吃汤圆不要钱。”蔡新听了满 不在乎地说:“什么对子?说说看吧!“专汉说:“九龙岭 下日日冬至。”因为漳州一带的风俗,冬至那天,家家户户 都要吃谢圆,九龙岭下天天有卖汤圆的,所以说日F1冬至。蔡 新刚听,以为无啥困难,仔细一想,可不简单啊】这里头有 节令又有地名,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句子来对呢?想了好久, 想不出来,只好放下碗筷,付了钱,红着脸赶快离开了!从 此以后,他每次到漳州,就带个饭团在路上当点心,不敢再 去吃汤圆了。 有一-次,快要过年了,大家都在潴备过年的东西。蔡新 坐在窗前读书。看到他的老婆买回来•只灯强和一•个鸡笼。 他感到很新奇地问道:“人家真巧啊I把竹子种得这样子, 有的可放'灯火碗'(盛灯油的盘子)。有的可做鸡笼!” 他老婆一听,又好气又好笑地骂了一声;“书呆子I人家把 竹子砍回来,劈成意子,有用的拣起来,凑一凑,就做成 了,你连这也不懂! ? ”狷新一听,说;“对呀?既然可以 凑起来的,那我做文章也可以这样凑么?今后我不会再输 了I ”老婆这一骂,把蔡新的窍门骂开了。他赶快上前施了 一个大礼说,“多谢娘子指点f ” 过了新年,又到了诗钟会的时间了,蔡萩照旧背上大 笠,穿上草鞋,来到漳州新桥大庙口。这时,大庙里巳经来 了许多人,大家开玩笑地对蔡新说'“漳浦憨瓒,你又•来 了t ”蔡新也笑着说:"哼哼1此“层” C闽南话《层”与 w瓒”同音)不比那“层” 了1 ”真的这样,这次他赛赢诗 钟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能赢过他。 大比科期快到了,蔡新整理应用的东西,准备到省城去 参加举人的考试。可是从漳浦到福州,有几百里的路途,需 要带一些路费。但是他的家境不怎么好,那来这么多的钱 呢!他只好硬着头皮,去向舅舅求借了。一路走来,快到舅 舅的家,远远望去,他就看到党舅在门前散步。他想道【只 要我说清楚是要上省城去考试,他总不会让我空手回去吧I 他加快脚步,向舅舅家走去,可是,到了舅舅家,出来接待 的却是舅母。蔡新刚说明来意,舅母就赶快说:“你舅舅出 门去做生意去了,家里的钱都是你舅舅掌管的,我手头没钱 啊】“蔡新一听,马上意识到:明明看到舅舅在门前散步, 却躲起来不相见,这一定是看不起,一来认为我不长进,没出 息1二来以为我借钱无办法还他,所以不见我的1他只好辞 别舅母,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坐在窗前唉声叹气!他母亲 刚好路过窗前听见了,就问他,“瓒仔,你怎么啦? ”蔡新 将刚才向舅舅借不到钱的事情讲了一遍,然后说,“贫似 虎,六亲畏惧啦I ”他想再对个下联,但一时又对不出来。 他母亲一听,安慰他说道工“不要紧,人家不借,我们就自 己想办法吧!“她把自己积蓄下来的一些钱和首饰都拿出 来,又捉来了一只饲养了多年的大阉鸡,对蔡新说1 “瓒 仔,把你这些拿去当路费,节省一点用吧I ”蔡新背起行 李,挟了公鸩,马上登程上路,到福州去了。 的了福州,经过三场考试,蔡就中了举人。后来,又到 京城去赴考,中了进士,在朝做官,当了宰相,皇上令他到 广东去出巡。回来时,他顺路回家省亲,路过六鳌,晚上看 见六鳌海上,渔船里的渔火点点,真是热闹。他触景生情, 吟出T "六鳌海上夜夜元宵”的句子,刚好对上了当年“九 龙岭下日日冬至”的对子。再说漳浦的乡亲们,听到蔡相爷 要回乡省亲,都到十里外的地方去迎接他。蔡新坐在八抬大 轿里,看到了今天衣锦还乡这么热闹的场面,想起从前上福 州去考试时,孤独一人,冷冷清清,没有一个人来相送的情 景,无限感慨,就吟出了 “贵如龙,五族逢迎”句子,刚好 对上了以前对不上的“贫似虎,六亲畏惧”的对子。 蔡新办完了公事,又探完了亲人,就辞别了舅舅,带着 母亲和妻子回北京缴旨去了 I
箫述人:佚名 采 录人:郑调麟,男,6 0岁,退休教师 采荥时间:1 9 8 7年2月 流传地区:漳州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