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太史公被皇帝派往江西当主考官,江西人向来 聪明精灵,工于心计,看不起下南人,听说朝廷派了 一个下 南人来当主考官就议论纷纷,他们都说,下南人只会吃地 瓜,怎么有才学来当主考官呢? 太史公到了江西,大轿抬往府衙的路上,从轿窗望见两 边老百姓互相议论,交头接耳,更有一个卖肉的老人,站在 肉案前大发议论,仔细一听,都是对“下南来的”主考官藐 视的词句。太史公内心己经明白得很,觉得非扫一扫江西文 人学子的傲气不可。 一进府衙,太史公即叫差役去把肉店老人连同肉店账簿 全部带来。人被带来后,太史公先把账簿逐页看过,二话不 说,即叫人把赚簿仝部烧掉。肉店老人跪在地上叫苦连天, 磕头哭告;“这些账簿关系小民身家生命,小民所有来往账 务及所有被赊欠的账目都记在上面,现在烧掉了,叫小民 何处讨债,叫小民全家大小如何得活。”太史公叫他别慌, 让差役拿来纸笔,叫肉店老人跟着他念的写。太史公念一 条,老人写一条。不一会儿,原来账簿上的账目,一字不 差,一条不漏地全都写下来。老人领教了下南吃地瓜的主考 官的高才,才转忧为喜,连连磕头告罪认错。 开场考试的那一天,太史公破例早早就叫人把一幅长布 条挂在考场门前松柏树上,布条上写着:“今日考题不考文”, 那些围观在考场门前的考生都莫明其妙,直至进入场内考试, 也是写着“今日考题不考文”。众考生一时都傻了眼,感到无从 下笔,做不出文章。时间到了,一个个交了白卷,垂头丧气地 离开了考场。太史公仔细审阅考生交来的试卷,发现唯有一 位叫陶梦龄的考生卷上有写着文章。太史公细细看了一遍, 随门便说;“花粉气”。原来考生陶梦龄是江西一位很有才 学的文人,平时才学都不在人下,这次参加考试信心极足, 可是早上到考场前候考时看到布条上的字,他也丈二金刚摸 不着头脑,揣摸不出主考官是何意,越想越糊涂,赶快回家 跟他妻子商量,他的妻子也是一位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闺 中俊杰。也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之缘故,陶梦龄的妻子 立即断定:“那就是考题。“她立即挥笔做了一篇文章,让 丈夫看后谨记在心。当陶梦聆返回考场时,进场时间已过, 大门紧闭,不能进场,他急得双手插门,要求进场,差役请 示太史公后,才让他进场考试。 太史公召见了唯一能做出文章交卷的陶梦龄言谈口试, 发现他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后生仔,因此很高兴地录取了 他。陶梦龄后来成为太史公一生中最得意的门生,官至宰相, 对太史公依然忠心耿耿。太史公死后,他还向皇帝告假到云 霄马山为太史公守墓三年。 太史公录取了陶梦龄,以其独具的慧眼发现了 一个人 才,同时,他出的考题也以其独特的难度一扫江西考生的傲 气。后来,闽南人都说太史公“一笔扫倒江西客”,大长了 闽南人的志气。
采 录者:郭雪,女,7 6岁,文盲,家庭七女。 搜集整理者:方叔莲,女,2 1岁,大专,中学教师。 搜集时间:19 9t年7月1 6日。 流传地区:云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