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在距离现在诏安城二十多里的倒桥地方,出 了一个皇后,人称为“倒桥皇后”. 很久以前,在现今上营村北面的一条小溪边,生长着一 丛堇仔树。这树长得围大杆粗,但被乒抛①藤缠绕。经过几十 年,堇仔树根部蛀空,而乒抛藤却杆粗藤旺,藤缠树逐步倾 斜,倒向对岸,人可在树藤上行走,象一座木桥,群众就称 它为“倒桥”O 离倒桥不远的地方,有个乡里叫寨林村,村中有个姓洪 的姑娘,她幼年时长得丑胸,父母早亡,同兄嫂一起生活。 嫂嫂妒忌她,叫她去放牛。在野外,每逢天下大雨,别人被 淋得一身湿,而她的衣服却是干的。有人说她“头顶置金 狮。”中午时分,嫂嫂叫她到井里打水,她往井底一看,见 有一把红伞遮在头上,她向嫂嫂说,着见井底她头上有把 伞,嫂嫂说,“许是鬼在看1 »后来,经过两次剥壳②,青 少年的洪姑娘,变成了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 那时,朝廷要选美女、立皇后。国师詹大官观星望斗, 屈指下算,说皇后出在漳浦南诏三都的闽粤交界处。朝廷派 1班人东查西访,来到寨林村,恰巧洪姑娘第三次剥壳后从 房间出来,大将见到如此一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女, 便前呼后拥请她上轿。上轿前,洪姑娘吩咐嫂倾说:她的房 门要紧闭三日,待她驾开三天后才可以倒掉她洗浴的脚桶 水* 嫂嫂听了盼咐,心存歹意,第二天就去开门。一进门, 看见房内立着一个“人壳”,她一惊慌,把脚桶水踢倒,人 壳也随着例下,于是急匆匆离开了。 洪姑娘迸宫后,皇帝看到她的美貌,先赐封为.娘娘”, 想立为皇后,令内将张太监为她教习宫中礼仪。张太监是个 贪财的宦官,凡是进宫的美女都要向他“使空”③,但洪姑 娘出身贫苦,无钱好“使空”。张太监认为洪氏自恃貌美, 着他不起,便怀恨在心,存心陷害.他向洪娘娘说,宫内到 处金丹丹,迸宫朝见皇帝时只能穿抹,不能穿鞋,穿鞋会沾 污宫廷。洪娘娘听信张太监的话,在皇帝召见时,穿着袜子 进富时。张太监在中途放着块金元,突然说:娘娘,前面有 鸡金,要把裙裾提上来。洪娘娘手提裙裾朝见皇帝时,两只 脚露在长裙外。张太监便进奏道, “陛下,洪娘娘是个村姑 俗女,愚笨鲁钝,虽教习良久,仍不懂礼仪,竟然不穿宫 鞋,出露双脚来朝见,此女不宜选入内宫。”皇帝听信谗 言,打消了立为皇后的念头,但对她也有怜悔,问她有何要 求?洪娘娘奏道I臣愿南下回家乡,恳请皇上建一座皇富式 的房子,派张太监同往教习服侍。皇帝准奏,便在寨林村建 了一座皇宫式的“梳妆楼”,派张太监去服侍洪娘娘,由朝 廷发给俸禄供养终生。 洪娘娘回到家乡,住进“梳妆搂”,为了报复消气,把 张太监作猫狗虐待。她在张太监的颈上捆上一条铁索。钱索 另一头缚住脚,要张太监用四脚爬行,三顿把一些剩饭和鱼 头鱼刺丢在桌下让张太监用手拣着吃,过了不久,张太监便 被捉弄死了. 寨林村是个半山区,本没有出产海味。在洪娘娘回来 后,有一条小溪突然长出蛇仔,供洪娘娘食用e这条小溪, 后人称为蛇仔溪. 洪娘娘活着时,那条“倒桥”的树和藤仍燃生机勃勃, 到洪娘娘死后,树和藤都干枯了,但是,再大的洪水也没有 把它冲走.人们因此雅称它为“宝桥”.洪娘娘被称为“倒 桥皇后”或“宝桥皇后”。后来,宝辉成了这一带的片村 名。现在深桥乡的上营、下园' 华表、后埔、树美等村,线 称为宗桥。
注,①乒抛:即薜荔. ②剥壳,即Si皮。 ③使空,即贿赂。
讲述人t叶随坤,男,3。多岁, 叶目水,男,7 0多岁, 叶天隹,女,5 05岁。 采录人:傅崇毂,5 8岁。 采录时间:1 990年9月10日 流传地区:诏安县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