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坑镇扶摇村有一座小山叫印斗山,印斗山上出产过进 贡朝廷的印斗柑.据说,这印斗柑的由来还与村旁的关帝庙 有关.这座庙里的关帝爷与其他地方的关帝爷不同,他身上 披着真正皇帝穿的五爪龙抱,腰间围着也只有皇帝才能围的 玉带.这五爪龙抱和玉带与印斗柑有密切相关. 传说明朝万历间,扶摇村有一个农民叫杨有福,曾到关 帝庙烧香许愿,祈求关帝爷保佑他所种红柑好收成,他愿答 谢关帝爷一件五爪龙抱,俗话说:"心诚则灵”这一年风调雨 顺,再加上杨有福一家老小起早摸黑,精心管理.到年底, 红柑获得好收成,摘了一梦又一梦,装了一船,整整装了十 三艘大帆船.全家人十分欢喜,可是杨有福却心头打个结, 乐归乐,愁还是愁.愁什么呢?愁的是给关帝爷许愿,红柑 好收成要答谢关帝爷一件五爪龙抱,这五爪龙袍在漳州一带 是无人会做,也无人敢做的,现在到哪里去买呢?若是没有 岂不欺骗神灵?(古时候的人很敬重神灵)想了三天三夜, 愁了三天三夜,人瘦了一大圈。后来他想,只有到京城去, 看能不能买到.于是,他挑选了六六三十六粒又圈又大又漂 亮的红柑作为供品,到关帝庙求签,对关帝爷说:"关帝爷, 弟子杨有福曾许愿答谢你一件五爪龙袍,可是地方上没有五 爪龙抱,我想把全部收成一十三船红柑运往京城,换取五爪 龙袍,如果您同意就给圣盅”结果真的跌了个圣盅,杨有福 非常高兴,烧了纸钱,磕了头顺手用指蘸着神象前的印泥压 在三十六粒红柑上然后把这三十六粒印有印泥的红柑分装在 十三艘柑船上,辞别父母妻儿,从村边码头出发,沿九龙江 北溪支流东入海,朝京城方向进发. 一路上迎风斗浪,历尽千辛万苦,这十三船的红柑经不 起长时间的挤压,慢慢烂臭,杨有福一路行走,一路把烂期 的红柑拣掉,红柑越来越少,船队也越来越小.好不容易到 了京城,十三船的红柑就只剩下一•柑梦了,这一柑梦红柑就 是那三十六粒压有指印曾作拱邦的红柑.杨有福想,这下子 完了,十三船红柑算是扔在海底了,只剩下这三十六粒红柑 再怎么卖也卖不了多少钱,做路费都不够,还怎么买五爪龙 袍呢?但是,就这样回去,五爪龙袍也没有指望.反正既然 来了就碰碰运气吧.因此,杨有福背着装着三十六粒红柑的 柑梦,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走呵走,无意中走到贴着一张榜文 的墙根下,放下柑梦,顺手把贴在墙上的榜文撕下回来擦红 柑,擦一粒就摆在地上一粒,擦过的红柑更加鲜艳,吸引了 几个路过的入围上来问他价钱,突然,四个官兵围上来拉着 物有福就要走;杨有福大吃一惊,连忙说:“官爷,我是刚从 福建来到这里卖柑的,不知犯了什么罪,要抓我?"官兵说: “你撕下榜文,就是有办法医治皇太后的病,杨有福这一下子 真是不知土地爷的往所一一莫名其妙(庙),杨有福说:“我 可不知道那张纸是榜文,我也不是医生,怎能给皇太后治病 呢”官兵可不管这些了,具要有人揭榜文,就把他带去见皇 上,他们就可交差了. 原来,万历皇帝母后最近得了种病,宫内御医左治右治 治不好,请了许多江湖医生也看不好.皇帝无法,只好张贴 榜文,广求良医,并许愿若能治好母后的病,要官给穹, 要金银给金银;榜文已经张贴好几天,守侯的官兵已经守得 不耐烦了,仍不见有人揭榜.今天,杨有福无意中撕下的正 是这张榜文,守侯的窘兵怎肯放过他呢?所以非要杨有福去 见皇帝不可.且说杨有福无可奈何只好收起红柑,背着柑 篓,随官兵进宫.入宫后,官兵奏过万历皇帝,万历皇帝也 是病急乱投医,竟然没有问长道短,立即传旨带揭榜人速进 后宫去医治皇太后.杨有福到此真是猴仔爬上旗杆顶~一没 变.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既不会号脉开处方治病,也 不僮歧黄,更不会除妖使法之术,但是一想,反正十三船红 柑都完了,家产去了一大半,回去人家要讨债也是死,治不 好皇太后的病顶多也是死,反下是死,怕什么呢?因此也就 安下心来,装模作样察看皇太后的病情,只见皇太后嘴唇干 裂,脸色紫红,菱骷不振.杨有福见皇太后的病状,好象与 他母亲前年的病状一样,当时他也急得没办法,只好到关帝 席求了一支药签,都答人说同要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给病 人吃i粒红柑,连续吃四天就行了,杨有福真的每天给他母 亲吃三粒红柑,四天后母亲的病就好了.此时,杨有福想: 皇太后的病是不是与母亲的病~样呢?管他的,依照老谱, 照来一次,碰碰运气吧?于是,杨有福拿一粒红柑,用水果 刀剥去上面圆盖划了一圈,然后让宫娥侍候皇太后吃柑.就 这样,第一粒柑吃完后,皇太后觉得口不渴,嘴唇不焦;第 二粒柑吃完后皇太后觉得浑身轻松,已能坐起来,第三粒柑 吃后,开始肚子咕咕叫想吃东西,自此连续四天,早中晚各 吃一粒红柑,共吃了一十二粒,四天后,皇太后久治不愈的 病奇迹般地治好了 皇太后非常感激,派人向万历帝通报,并传旨召见杨有 福。万历帝听说母后康复,也非常高兴,马上入宫探望.此时 皇太后正与杨有福淡话.太后问他:“你是哪里人氏?你的柑 很好吃,还能治病,是哪里出产的?” 杨有福说:“我是福建獐州扶摇村人,姓扬名有福,这些 红柑是我自己在村后小山上种的" 皇太后对万历帝说:"皇儿啊,我的病多亏杨先生医治才 得痊愈,你可要厚礼相待呀" 万历帝说:“母后,皇儿定当遵旨照办” 皇太后又说;“这柑治病有功,也该加以封赐" 万历帝说:“是母后所见极是■万历帝拿下剩下的红柑仔 细观察,发现每一粒柑皮上都有一个红红的指压印,就问杨 有福这是怎么回事.’杨有梅就据实把如何到关帝庙抽签,如 何押运十三船红柑进京从头到尾述说一遍,原来带到京城并 治好皇太后的病的红柑就是压有指印的三十六粒红柑中的十 二粒,皇太后和万历帝听后感叹不已.万历帝想了想说:“这相 的后状两头小中间大,圆圆的象个斗,皮上又有指印,就叫 印斗柑吧,今后漳州府年年进贡朝庭: 万历帝又问杨有福:“杨卿,你治病有功,朕要封你什么 宫好呢?" 杨有福说:“谢皇上,我是一个粗人,不懂得做官,也不愿 做官” 万历帝又问:“不做官,莫非想要金银财宝?” 杨有福回答:“我悬种田人,三顿能有粗茶淡饭就满足 T.再说金银财宝是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再多也 无用" 万历帝深感奇怪,他从来还没有遇到过不要高官厚禄之 人,他转念一想,莫非他是想要高雄皇亲成国威?就向:“朕 招你为东床驸马,好吗?” 杨有福说:《皇匕 恕小人无礼.我上有父母高堂,下有老 婆儿女,怎可做出无情无义,不忠不孝之事?万万不可!•请皇 上收回成命” 万历帝这下可没步了,只好再问杨有福到底要求什么? 杨有福说:“皇上,我千里迢迢到京城,十三船红柑全倒进海 里,不为官不为财,只为要答谢关帝爷一件五爪龙袍,望皇 上成全“ 万历帝一听,这可难了,皇宫里不是没有五爪龙袍,而 是这五爪龙袍只能当皇帝的才能穿,怎么可以随便送人呢? 皇太后见万历帝沉吟不语的样子,已知他的思想,连忙说: “皇儿呀,我看畅先生为人老实忠厚,是忠孝仁义之人,所求 之事定然不假,不妨命宫娥赶绣一件相送,也显得皇家诚信 有誉”万历帝看母后出面求情,只好勉强答应了. 且说宫蛾领旨连夜赶绣制了一件五爪龙袍,第二天,仍 在皇太后宫中,皇太后亲手把五爪龙枪送给杨有福,杨有福马 上跪下磕头谢恩,接过龙袍后,杨有福为难地说:“要是有个 — 188 一 盒子装就好了”皇太后一听有理,就命宫娥拿出一个原来装 稀珍奇宝的盒子,把龙袍放进命里;杨有福想这个盒子要是 再小些,能放在柑梦里就更好了,没想到他刚想着,盒子竟 然变小了.杨有福非常高兴,拜别了皇太后,皇太后又送了 他一些银两做盘缠,还嘱咐他不要再去见皇上,赶快高开京 城回家去.并派人送他出皇宫. 且说万历帝越想越不妥当,万一这个年青人穿上龙袍举 旗造反,那可就不得了,因此,第二天,万历帝就派人把守 皇宫和驿站码头等交通要道,严令查缴五爪龙袍,再说杨 有福出了皇宫后,背着柑梦急急忙忙离开京城赶回家,把守 的官兵只知道皇帝的龙袍失落一件,并不知道是暹拿去的, 他们想敢偷龙袍的人一定是江洋大盗,所为把注意力放在追 查形迹可疑之人,而对杨有福行囊 只竹编柑梦,一个 小纸盒,连看也不看就让他过了关.杨有福出了京城,日夜 兼程,赶回扶摇村,把五爪龙袍献给关帝爷. 再说万历帝听官兵回报没有查获五爪龙袍,又下旨令各 州府查清五爪龙袍的下落.漳州府接到圣旨后立即派出人马 明查暗访,终于查清五爪龙袍果熬穿在扶摇关帝爷神像上, 就上奏章呈报万历帝.万历帝接到漳州府奏章后,方才相信 杨有福所说不假,又感念极有福忠信之举,就又解下自己身 上佩带的玉带赠给关帝爷,并命钦差大臣护送玉带到漳州府 扶摇村关帝庙.所以,扶摇村关帝庙里的关帝爷与别处不 同,身披五爪龙袍,腰佩玉带,俨然九五之尊. 从此之后,扶摇出产的红柑就叫印斗柑,种柑的小出头 也改名叫印斗出,印斗柑也做为贡品年年进贡朝廷.可是好 —189— 景不长,宫中有个姓张的总管太监年年都接到漳州府进贡的 又红又大的印斗柑,并亲自送到皇太后宫中,但是自己看有 吃无,心里很不甘愿.这一年漳州府依然向朝廷进贡印斗 相,姓张的总管太监私官把印斗柑截留下来,而用其他地方 产的红柑冒充印斗柑送到皇太后宫中.皇太后吃后觉得味道 不对,觉得奇怪,就问:“这是那里的柑?”姓张的总管太监 说:“禀太后,这是刚从福建漳州扶摇村进贡来的印斗柑"皇 太后又拿一粒剥开皮看了看,又吃了几瓣,说:“奇怪,往年 的印斗柑又红又圆又大,汁多味甜,怎么今年的印斗柑这么 酸呢?"张总管趁机说;“也许印斗柑变种也说不定”皇太后叹 息一阵,想想也有可能变种,就自言自语说;“可惜呀可惜, 印斗柑好吃快死"没想到皇太后这句话竟然也应验了,扶摇 村的印斗相没过几年就儿呼绝种了.
讲述人:杨宗仁农民 采录人:林兆明 采录时间:九一年十月二十四日 流传地区:闽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