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称长泰县有八景,其中一个是“凤山丹灶”,说的就 是董凤山,在县城北面五十里,岩溪镇的旌孝里。山的形状 象支卓立的毛留笔尖,尖耸秀丽。传说古时候山上有个董凤 仙,在那里炼丹,到如今还布■丹灶遗址,琴室石洞,以及棋 盘石,供后人瞻仰,所以就命名为“董凤山” O 董凤山下有一睡寺庙,叫“良岩院”,是唐代开元八年 高僧岳翁所创建的。岳翁禅师和3E风仙虽是仙群有别,却成 为莫逆至交。董凤仙寂寞时,常下山来良岩院访岳翁禅师谈 道论禅,也曾关心到良岩院的地理风水。 原来良岩院座落在莲花穴上,只因为莲花缺水,寺院就 兴旺不起来。好多年来,住寺僧侣总不满百,一满百人,就 会布■和尚病死或失踪,岳翁禅师很是为此事烦恼,却没法解 决。笨凤仙知道岳翁禅师的心事后,就笑哈哈地说;“要使 莲花得水,这事易如反掌,只要将我山上的散水,筑陂收集 起来,导向西流,到寺院下回流,不就形成*倒水莲花” T 吗?”岳翁禅师一听,抚掌大笑,点头称赞道:“多谢大仙 指点,解释我心头积虑,修陂可派我寺僧徒出力挖山开石, 即日动工。还叼大仙施法术,襄助一臂之力。''董凤仙回 答:“自当如此,略施小术而已。” 不上半年,河渠挖成,为了感谢羞凤仙的襄助,就命名 为“董仙陂”,可是,自从“董仙陂”修成后,山水引向西 流,流冏石明里去,旌孝里以东农田失水,引起众乡民不 满,纷纷拿起锄头、扁担,和良岩院和尚抗争。乡民人多势 众,九十九个和尚无可奈何,只好由乡民们把董仙陂拦腰截 断,扒开渠道,使溪水重新向东流,灌溉了万顷良田。“倒 水莲花”重乂失水而枯萎,庙里和尚慌乱一团。岳翁禅师赶 紧修柬,敦请董凤仙下山商量对策。 董凤仙来到良岩院,安慰僧众们说,“不要惊慌,待小 仙略施小术,管教溪水重新向西流,保我莲花仙穴。”命僧侣 们筑坛侍候,选定某日某时辰,吉时作法。 旌冬里以东各社的乡民,知道董凤仙要施法术、使溪水 改流,又如何抵挡得了呢?个个愁眉苦脸,担心田地无水, 庄稼失收,不免携妇抱子,逃荒他乡,流离失所了。有个年 育人,天不怕地不怕,心智聪慧,勇敢有魄力。他告诉乡亲 们:“不要怕,不管什么妖法,最怕女人的秽水。“叫大家 回去收集女人的秽水,自有妙用,大家虽半信半疑,但也只 有这个办法试一试了。 等待良时一到,董凤仙登坛作法,只见他披发仗剑,咬 破舌尖,喷血画符,焚香搐诀,把剑尖向东一指引向西来。 只听见哗然一声巨响,众乡民个个手提水桶,捧着脚盆,呼 哨一声,越墙而过,向神坛扑来,整捅整盆的秽水向董凤仙 当头泼下,浇得他活象落汤鸡一只,狼狈不堪,甚至连嘴里 都灌进臭水,呕吐不已。 堇凤仙作法失灵,反受奇耻大辱,恨恨不已,誓报此 仇。他和岳箱禅师表明,待他回山清洗数日,修炼一番,重 薪布坛,定叫这些无法无天的刁民们死无葬身之地。 寺院和乡民们对立,已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双方都准备 拼个鱼死网破。刚好八仙之中的吕洞宾仙师云游经过此地, 听」乡民们的议论,他劝阻大家,休要动武,待小仙略施小 计,把莲花穴破了,渠水之争,只好作罢。 吕仙说变就变,变做一个癞痢头,满身癣疥的叫化了, 戴顶破斗笠,披件烂蓑衣,系条百褛裤,跛着一双破草鞋, 来到良岩院,高声叫道:“你们店里的和尚不是总不满百 吗?我来凑个数,正好九十九加一等于一百,功德圆满,万 事如意1 ”众和尚一看这么个遨遢叫化子,还要来冒充和 尚,简直是个滥竽充数的。个个操起握棒来殴打吕仙。吕仙故 意大喊大叫,抱头鼠窜,东躲西藏,一直逃到莲花结蒂的穴 位上他猛地夺过一个和尚手中的棍棒,向莲花蒂上狠插下 去,只听山崩地裂地一声响,良岩院的大雄殿倒塌了。莲花 梗断了,无法解救。吕仙哈哈大笑,现出原身,驾云K走 了。 等到董凤仙闻声赶来,只见岳翁禅嬲已在方丈堂中圆寝 了,僧众们树倒狗猫'散,各自接奔他寺去了。莲花穴被破 了,良岩院倒塌了,董凤仙气得半死,也无可奈何,只好由 它去吧,乡民们得到胜利,就把这条溪取名“气董溪”,叫 久了,以讹传讹,变成“溪东溪”了。此事后人知道得少 了,只TT良岩院的三身石佛还记得,它们可以为这段历史作 见证。
讲述人:陈荣河,男,5。岁,农民,中专 采录人:王少岳,男,1 6岁,学生 采录时间1 1 9 9 1年1 1月4日 端传地区‘长泰县岩溪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