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江的北溪和西溪的交汇处,是漳州通往石码、泉厦 的交通孔道,横跨在北溪两岸的一座桥,就是江东桥。由于 北溪岸陡又深,江面宽阔,水流湍急,不易架桥,屡砌屡 圮,弄得造桥的老师傅筋疲力尽,心力交瘁,束手无策。怎 样才能建造一座万年牢固,便利过往客商的大桥来呢?老师 傅日思夜想弄得寝食不安,他整天坐在溪岸边,观察思索 着。有一天夜晚,月明如昼,他看见一只斑烂母虎,身后跟 着一只虎崽子,来到岸边浅激上,母虎意欲渡过北溪,它把 虎崽负在背上,两条虎尾交缠住,以防小崽落水飘失。它选 择了一处下水过渡,母虎还回首望望岸上的老师傅,似乎向 他示意,由此可以横渡过江。母虎采取一条斜线径直渡到 彼岸,还回眸睨视对岸老师傅一眼,才放下小虎崽,料料身 上水满,两虎纵跳而去。 老师傅恍然大悟了,也选定母虎负子渡河的斜线,在两 岸架起桥墩,墩上横架一块又长、又宽、又厚的石板做桥 面,从此这桥牢固平稳,永不坍圮,至到今天,所以又称之 为“虎渡桥". 至于这么大的一块桥板,当年如何采石,搬运*安装的, 这工艺却永远是个秘密了。
讲述人:聿志老,男,9 0岁,宿儒 采录人:陈伟龙,男,1 8岁,学生 采录时间,1 9 9 2年5月于龙海 流传地区1漳州市梦城区、龙海县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