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的父亲名叫张得,现今禹州市张得乡便是因其而得名。
传说张得为人诚恳、忠厚实在、乐善好施,但家境贫寒,一直娶不上媳妇,在街上开小饭店勉强糊口。
一天,饭店里来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吃饱喝足之后,一抹嘴就走了。
看他也不像有钱的样子,张得索性送个人情。谁知道,那个老人以后天天来饭店吃饭,而且从不付账。但张得依旧迎来送往,从没有怠慢过老人。
又一次吃饱喝足之后,老人对张得说:“我天天在你这里吃饭,没钱付账,心里挺过意不去。这样吧,我有一幅画,送给你,全当是对你的报答。”
说着,老人从怀里拿出一幅画来,上面画的是一位妙龄少女。张得推辞不过,就收了起来,回家后挂在中堂的墙壁上。
但自从那幅画挂在中堂之后,张得家里就出现了一件怪事。每天只要他一回家,就发现自家的饭桌上早已摆放着做好的可口饭菜。
开始,张得以为是邻居嫂嫂替自己做的,但邻居们都说不知道这件事。
时间长了,张得就留了一个心眼。这一天,他假装外出,自言自语地说:
“中秋节快要到了,今天中午吃什么呢。”然后关上房门而去。但其实他并未远去,而是蹑手蹑脚地躲在了窗外的柴垛后面,偷偷观察屋里的动静。
不一会儿,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墙上那幅画上的女子轻轻飘落下地,系上围裙,端水和面,专心地开始做月饼。
张得看明白了,心中一动。他突然推门进去,冲到墙边揭下那幅画,一下子把它塞进炉灶里烧了。
女子不及防,看到画烧了,自己无处可以藏身,就嘤嘤地哭了起来。张得上前一步,大胆地抱住女子,说:
“既然画已经烧了,你无处可去,何不留下来嫁我为妻呢?”
女子想想,也只好如此,于是嫁给了张得。一年后,女子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就是张良。
据说,那个送画的老人是民间高士黄石公。后来他又在桥上送兵书给张良,才有了张良“圯上受书”的故事。
民间故事:狐仙救人
在后山有个传说。有一个人深夜从山里路过,看见月光下,山头上,有一个人把头盖骨举在面前,朝月亮大喊:
“成了没?成了没?”
听见的人如果喊:“你没成,你没成!”
他就会哭着走了,但是从此以后这家人就有麻烦了。
原来,这是修炼千年的狐仙在山头问你,因为你说没成,它一千年的修炼就白进行了,还要从头开始修炼,在等一千年。所以狐狸恨你,就给你找麻烦。如果你回答:“你成了!你成了!你早就成了!”
当狐仙听说自己成了,马上高兴的跑到他跟前感恩,并且主动说帮助他家。说:
“如果你有难,朝西点三炷香,叩三头大喊,狐狸大仙!狐狸大仙!我就会马上到。”然后,狐仙辞别,消失在夜色中。
从此之后,这个人总能交上好运,家境也越来越好,最后富甲一方。光阴冉冉,不知不觉过了多少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犯事了,而且是杀头之罪。临刑前,他忽然想起狐仙的话。便要求点三炷香叩头。
刑官同意了,便找来三炷香,他在刑场上点燃插上,朝西猛叩三个头,大喊:“狐狸大仙!狐狸大仙!”顿时西边天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刑场上狂风大作。
人们纷纷躲避,迷眼不识物。只见狐狸大仙头戴王冠,身穿王袍,在大风中闪到他跟前,把他在胳膊肘下一夹,转眼不见啦。等大风过后,人们不见了死刑犯。他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