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未年,有一个新上任的县窘,他在老家时就盘算好 了,到任后要请三种人当听差的。那三种人呢? 一个急性子 的,一个慢性子的,还有一个爱贪小便宜的。为什么定要请 这三种人来当差呢?这位县官满膜经论,十分有心计,他独 具慧眼,知道如何量才用人。急性子的在老爷跟前听使唤, 这种人T起事来风风火火,效力高,速度快,老爷一吩咐, 他马不停蹄地就去干了。慢性子的派升么用场呢?叫他伺侯 小少爷,任凭小少爷多爱吵他、磨他,他没脾气,什么都会 由着小少爷的睥气,不发火,这有多好呀!第三个,爱贪小 便宜的在太太手下听使唤,叫他去聂东西,保险不会吃亏, 还能赚点小便宜回来。这三种人,都有其优长,量才使用, 各有千秋,必然会给县太爷一家带来许多方便,得心应手, 就能各尽其职了。 县老爷的如意算盘一打好,第二天坐堂,就叫三班衙役 去捉这三种人来。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新老爷 这一把火,烧得三班衙役都莫名其妙,这三种人是谁?在哪 儿?都犯了什么法了昵?谁也不知道。县太爷的红签扔下来 了: “限三天抓到这三种人,找不着每人各打八十板子。” 衙门的两位班头,一位姓张,一位姓李,俩人接令下堂 来,心里别提有多窝火了。这个说:“现任的县太爷真难侍 侯,头~天就叫咱们去抓走三号人,没名没姓又没案情,叫 咱到那儿抓去? ”那位:也埋怨说:“这号入户口上没记载特 征,额头上没句字号,大把上怎么辨认,又怎么去找呢? ” 两位班头你一言他一话地越说越有气,干脆上茶馆泡茶去, 反正还有两又半哇。这茶馆里可热闹啦。谈天说地骂街的, 传小道消息的,没事下棋看报哼戏曲的,还有愁眉苦脸生闷 气的,以及叫买叫卖的,什么都有。 这边有秋倩.在下象棋,战局紧张,方叫"将”军,另 一方手忙脚乱,正在想办法解围。从外边跑进一个小孩来, 气喘吁吁地叫些爸,找到这位下机的,拽着袖子就急着说: “爸爸,唯们冢首火啦。” 这位正在思索如何解将哩,漫不经心地说I “别吵, 别吵!你不见这里'将'军上了?家里着火了,着了多久 了?火势大不大呢?” 孩子哭丧着脸说:“火驾半天啦,火势越烧越大,我妈 叫您赶紧回去救火哪!” 这人还是不着照样慢条斯理地摇头晃脑说t “着火 了,着火了,这里'将'军还没解开哩。回去告诉你妈,.我 这盘棋还没下完,等赢了机再回去,叫你娼先顶一会儿。” 在他身边观棋的一个大高个子,一听这话火了,抡起胳 膊,给了下棋的一个大嘴巴,说:“钱话吗?等你下完棋, 大火早烧到策出去了!” 这一打,这底捂着脸生蚌星来,说:“你凭什么打人 呀?我家着火了,于你什么季呀?" 大高个子气呼呼地说:“我看了生公,家里着火了,你 一点也不着急,大家说可气不可气?” 这位说:“我家的事您管得若么? •连不知道我是天生的 慢性子么。” 张班头一听,得,他自报家门是"天生的慢性子,”这 下逮住一个了,一抖锁链子,哗啦一声给套上了。这位急 了,说,“我是慢性子,也犯法吗? ” “犯不犯法,咱不管,县太爷要找你这号人。” “那也得等我把这位先生打我的事,理论清楚再走。” 那位也爽快地说:“我打你这桩事,没什么可理论的, 看不惯的事,我就出手干预。我也是天生急性子的。” 两位班头一听可乐了,“原来你就是急性子大爷呀!好 吧,您也请吧I ”哗啦一声,也给锁上了。这真是“踏破铁 鞋无处觅,来得全不费功夫”,没半天就抓到一双了,还剩 一位爱贪小便宜的。正想着这种人,茶馆那头吵起架来了。 跑堂的过来请班头去评理,做公亲。 两位班头过来一问,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一个人独自泡 了半天茶,兄一个卖肉包的来r,他要了一盘四粒肉包,等 卖包子到别桌去卖时,他就拿指甲把包子馅抠出来吃了,然后 把空壳包子皮吹鼓了,摆在盘电,硬说包子是隔夜的不新鲜, 退还给卖包子的。还一个卖烧饼的,他也挑了两个,掂来据 去芝麻掉一桌子,他乂推说烧饼重量不足,也不要了。他自 个瞎捉摸“买房子”的事,白言官语地用手指在泉上划图: “北屋三间”,手指头划着,把桌上芝麻沾起来了,往舌头 上一舐,又点道:«还有厨房、花园,厕所,”把桌面掉的 芝麻,全沾起来吃了。看见桌缝里还掉下几粒芝麻,沾不 着,他故意叹一口气,猛拍一记桌子,说:“不合算。”几 粒芝麻跳出桌面,他又用指头沾起吃了。两位班头听完,就 批评这人说:“你这人太不对了,不买包子偷吃包子馅,连 烧饼面上一丁点芝麻,也偷去吃,这象话吗?''那人厚着脸 皮说:“这有什么不是,我只不过好占点小便宜罢了。” “哦,爱贪小便宜的就是他呀【得,也跟我上衙门里走走吧」 二位班头心里别说有多高兴哩,只半天功夫这三号人全逮住 了,正好向县太爷销差去。 新任县官-听说这三种人全部传到了,心里别说有多 欢喜,马上升党“审问”,他不管三七廿一,一拍惊堂木, 大喝一声道:“你们三人知'罪'吗?愿打还是愿罚?“这 三个人真象丈二金刚摸不着脑袋,不敢问自己犯了什么罪, 只是打听一下,该怎么司?县太爷故作吓人的样子,历声 说:“你们要是认打,每人打一百记大棍,发配边疆充军去。 要是愿罚,就在老爷身边当三年差,不给工钱,表现好的可 以提前转正。” 您想这三个人听了,能不认罚吗?他们老老实实地低头 认罪说:“老爷,我们心甘情愿认罚,决不反悔。” 两个班去听了审问,心里纳闷道:“这位县太老爷一上 任就要逮住这三号人,原来就是为了找没钱的听差呀!这种 人白送给我也不要,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还 费尽心机硬要我们给他找来哩。” 这就不提他了。这个县官就按自己的心意,分派了他们 的差事。急性子的有一天跟随县官老爷出城,到接官亭去迎 接一位大官。急性子一阵风就在外面备好马顺好轿子。县官心 里好欢喜,到底是急性子好使噢,自己选人得当。 知县出门坐大轿,急性子骑马护驾,一路上替县官驱散 闲人,出了城门,横在面前-•条溪河,前两天下了豪雨,溪 流涨了,冲断了木板桥,过不去了。县官老爷感到泄气,进 退两难a急性子一刻也等不得,立即挽起裤脚,脱下鞋袜, “请老爷下轿。“怎么着? “干脆我背老爷趟过河去。"急 性子迫不及待地说。县老爷半信半疑地问:“行吗? ”急性 子蹲下身子说:“老爷放心好嗡,没错! ”县官老爷也泊误 了迎接大官的大事,也就让急性子背起他去趟河了。 趟到半河,河水已淹到急性子的大腿上了,急性子嘴里 还说吉利话“请老爷高升! ”怎么个“高升”法?原来是请 老爷骑在他的脖子上,怕浸湿了老爷的粉底靴。可是越往河 中趟,河水当然越深了。急性子再一次请老爷高升,这一次 还“升”到那里去了呢?原来是请老爷坐在他的头顶上,两 脚踩在他的肩头上。急性子还百鸣得意地自称自费说:“老 爷,您瞧这样过河有多好呀!不但脚底都湿不了,而且还能 坐得高高的,观看河上景致哩I ” 终于趟过河最深处了,县官大老爷高兴得拍拍急性子的 脑门奖励他说:“急性子人就是好用,回头迎接完上差,不 误大事,老爷赏你两吊钱!”急性子一听,可高兴了,说一 声“谢老爷1 ” —一咕冬一声,把老爷给搀到河水里,他要 跪下磕头谢恩哩。 知县老爷冷不防变成落汤鸡了,还喝了几口黄汤水,幸 亏急性子肥他捞救上岸,浑身上下都湿透了,相子顶戴也被 河水冲走了,还怎么去接大官呢?直骂急性子不小心,搞什 么鬼。 急性子审辩说। “我谢赏啊!” 县宫老爷找坏了说। “口:|谢赏你忙什么呀?” “您不知道我是急性子吗? ” “得了,得了“,县官老爸懊恼地说:“两吊赏银取消 啦,差一点儿没把我淹死了,赶紧回衙换衣裳去吧! ”急性子 只好垂头丧气地跟着回走。 老爸一身湿漉瀛的,只好从后衙溜回府了。走进二门, 慢性子一个人坐在台阶上发呆哩。老爷不见小少爷在旁边玩 儿,赶紧问慢性子道:“你在这里干什么呢? ” 慢性子塌吞答地回答道:“没什么,我在这儿想事 哩。” 县太爷见他这种死样活气地有点生气说:"你想什么心 事?为什么不去哄小少爷玩呢? ” 慢性子这才说:“我正想着小少爷的事哩,不知道该怎 么办才好。” 县老爷有点急了,问,“小少爷他怎么了?” 慢性子还是慢吞吞地说:“小少爷他到井边玩儿,一不 小心就掉下去了。” “啊?掉到井里了,你怎么不赶快擀啊!” 慢性子说,“我不是一直在想办法吗?幸亏老爷您回来 了,您说怎么捞法? ” 县官老爷真给气昏了头,连忙说:“究竟掉下去多久 了? ” “有多半天了.” “你这混蛋!”县官老爷真气疯了,大声怒骂道:“你 怎么不早说,不赶怏叫人抢捞救人?” 慢性子有点委屈地说:“老爷,您不是早巳知道我是天 生慢性子的吗? “浑蛋,赶紧给我捞起小少爷f " 者爷一声令下,急性子顾不得脱掉湿衣裳,“通”地-• 声,就跳下井去,把小少爷捞起来了,一瞧,孩子早成了大 肚子青蛙了。县大老爷气得直跺脚,要哭也没眼泪了,无可奈 何,谁让自己欣赏急性子和慢性子人呢?活该[现在只好叫 那个爱贪小便宜的人去买小棺材了。 爱贪小便宜的看见急性子和慢性子都出了大事了,这下 子可看我的能耐了。他上帐房领了五两银子,奔到棺材铺去 挑棺材。他一进店铺就嚷嚷:“老板,你们这里的棺材怎么 卖呀?” 老板赶紧来招呼说:“您要多大尺寸的?” 、 “要小的,装小孩的。” “小棺材有哇!你瞧这三尺六长的,只卖三两五,这二 尺九长的卖三两。“ 爱贪小便宜的眼珠骸着脑筋转悠,他说:“太贵了,小 的比大的倒贵,应当卖二两九才是.” 棺材铺老板陪笑说:“不贵,不贵,棺材铺让大不让 小,童叟无欺,不讲价,不还价的。” 爱贪小便宜地嘟嘟嚷嚷地说:“不让价,谁还花大钱买小 棺材呀?小的就没有大的合算。” 老板无可奈何地笑说:“要上算您就买大的。” “当然我要买大的。“爱贪小便宜的眼珠一转,计上心 头,他说工“只多五钱买大号的,要多好些木材哪。老扳, 你找钱吧。” 他趁老板上柜台上找钱,看看四下没人,就把那个三尺 六的棺材盖打开了,偷偷拿过一个二尺九的小棺材,放在里 边,然后把盖干盖上,站在一边装做没事人似的,只等着找 钱。 老板把我剩的钱给他后,他也不要等店夥计来送,惟恐 被人破获秘密,自己费劲地扛起棺材就走。 回到衙门,他把棺材吃力地放下,浑身大汗淋漓,但他 得意地等着老爷的夸奖哩。他说:“老爷,您看这封棺材有 多便宜?才三两五!” 老爷一瞧这棺材是大号的,就皱眉头说:“买棺材也没 眼力,装小少爷用得了这么大的吗? ” 贪小便宜的--听,嘻嘴笑说:“老爷,不要紧,我买东 西就是便宜,买棺材也要买--送一,您瞧,这大个里面还装着 -•个小的,装小少爷不正合适吗?” 县老爷〜看更火了,嚷起来了: “天哪,真是一群混 蛋,我只死一个孩子,你买两付棺材干么?” 贪小便宜的争辩道:“我没买两副棺材,这副小的,是 我想办法偷来的啊! ” “胡说八道,你偷棺材做什么用昵?” 贪小便宜的自豪地说:“老爷,您不是最欣赏我的为人 准则吗?我得便宜就拣,管它有用没用的。这付大点的棺 材,目前没派上用场,将来会有用的,等大少爷再不幸短命 死了,咱们就不用再买啦,这不得了个大便宜了吗? ” 这位县官听了气得翻白眼,真是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还有何说的?
讲述 人:王燕贻,女,6 4岁,退休工人 采录入:王少岳,男,1 6岁,学生 采录时间:1 9 9 0年元月于萝城区 ・流传地区:闽南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