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好姑娘救狗
早年间,龙须沟有个叫牡丹的姑娘,上头有四个哥哥,只有她一个女娃。
说来这“牡丹”姑娘的名字还有段趣事。庄户人家不识字,牡丹家姓杜,四个哥哥,就叫做杜一、杜二、杜三、杜四,这倒不稀奇,稀奇的是他们的小名,大的叫“大蛋”,二的叫“二蛋”......老五是个女孩,索性就叫“牡丹”了。
牡丹姑娘勤快,长相好,庄户人家所谓的好看,身材壮实,胸大屁股大,杏子眼腮上天然带红,一条大辫子,走起路来风风火火。
这天牡丹去赶集,正值当夏,日头火辣辣地照在大地上,口渴得很。牡丹喜欢集市边上的大碗茶,尤其是天热的时候,放冷的茶水像加了白糖,爽甜可口。
牡丹每次来赶集总要买大碗茶喝,不光是因为赶路口渴,这家的茶水确实比自己在家泡的茶好喝。家里的茶水有浓有淡,头遍茶苦涩难以下咽,喝过几水后又变得寡淡,再说庄户人家一天到晚忙,哪有功夫坐下来好好沏茶,解渴就算数。
在这里喝茶,虽算不上品茶,但确实有滋味。路边的茶棚,视线相当好,依山傍水面朝大集,能看见来来往往的各色行人;而沏茶的是山泉水,无糖自甘;加上泡茶的经验,就算粗茶也不苦涩,入口绵柔,回味无穷。
茶水喝多了难免想上厕所,可一路上行人不断,牡丹把包袱挎在腰间,走得飞快。终于看到一条山沟沟,急急忙忙走进去,再往里走些,怕行人看见。
这里是一处山涧,两边都是悬崖,她轻巧地绕开藤蔓,踩在碎石上,一步有两步的响声,“有回声”,牡丹心想:“还挺瘆人,赶紧上完赶紧走。”
刚解开腰带蹲下,听到“嘤嘤”的声音,牡丹吓得跳起来,尿意全无,抓着裤子就跑:“该不是谁家把不要的孩子扔这里了吧。”
“嘤嘤——汪——嘤嘤”
声音再次传来,牡丹听清,不像孩子的哭声,是小狗,小奶狗的动静。牡丹壮着胆子回头,顺着声音寻找,果然,大青石上三只小狗摔得血肉模糊。声音是从一束茂密的草丛里传来的,拨开草,一只小黑狗窝在里面,瑟瑟发抖,绝望地叫着。
牡丹抱起小狗检查一番,小狗四肢健壮,毛发油亮,一只眼睛受了伤,血流出来风干在小脸上。
乡间有这样的风俗,自家母狗生下来的狗仔养不过来,就扔出去。一般是扔在路边,让有需要的人家捡走,也算让狗仔逃命,这户人家真是心狠,直接把狗仔扔在山涧里,哪还有活路。
牡丹抬头,上面是数丈高的悬崖,这些小狗显然是从上面抛下来的,三只摔死了,这只黑的命大,掉在草丛里,不幸摔瞎了一只眼睛。
“既然没摔死,既然让我遇上,也是咱俩有缘,我带你回家。”牡丹说。
牡丹给小狗取名“黑子”,黑子全身漆黑,只有胸前一撮白毛,像是谁做下的记号。
02 哥嫂嫌弃,牡丹带瞎狗出嫁
黑子到家,牡丹被爹妈数落了一顿,家里粮食本来就不宽裕,现在又多出来一张嘴。牡丹瞪大了眼睛:“我不吃,省下来喂它总行吧!”
大哥叹口气,去自家羊圈里挤了羊奶想给小家伙喝,被嫂子堵在羊圈大骂,大哥梗着脖子跟她吵了一架,才争出来一碗奶,可也不敢再去挤了。
牡丹小心喂养,走哪带哪,二嫂取笑她,“以后嫁人也带着。”
小哥哥结婚后家里欠了许多钱,牡丹一点都不娇弱,每天跟着父亲哥哥下地干活。她种的棉花又白又大,每年都能卖出好价钱,她炒的茶火候刚好,带到集市上都抢着要。
牡丹一心帮助家里把娶嫂子们欠下的钱还清,有人上门提亲总是推脱,说过几年。一晃牡丹已经到了二十二岁,家里日子也稳当了,爹娘才开始愁起牡丹的婚事。
村上十八九岁的姑娘都已经张罗嫁人,牡丹已经到了二十多岁,来提亲的,不是家庭不好的老光棍,就是死了老婆续弦的。母亲开始发愁,见人就哭诉,光顾着儿子亏了姑娘。
牡丹不急,打理着她的棉花田和茶叶,还劝母亲莫急,这是缘分没到。
这天牡丹赶集卖茶叶回来,前脚进门后脚跟着来了个人,牡丹吃了一惊。
这不是路边“大碗茶”的老板吗?上午赶集还在他那喝茶来的,怎么跟到自己家里来了,莫不是欠了人家茶钱。
“李老板,你怎么找到家里了,我记得付过钱了。”牡丹问。
“姑娘,我找你家大人说话,不是茶的事。”
“哦,阿爹,有人找你。”
牡丹把姓李的老板引到父亲面前就出门采茶,这季节采下的是“明前茶”,价钱最好,牡丹一刻都不想耽搁。
原来这李老板真是跟着牡丹来的,留意牡丹很久了,打听着想把这姑娘说给自己家儿子。本来是该找个媒人来说媒,可因为两家离得远,没找到合适的媒婆,索性自己直接上门了。
按乡间的说法,这叫“当面挖”,比请人说更直接更有诚意,一般只有双方大人很熟的情况下才敢这么直接。
这李老板讲,自己家儿子自己最清楚,哪里都好,人勤快能吃苦,相貌也般配,年龄也般配。自家孩子二十三岁,本早该娶亲,无奈定的媳妇还没到发嫁,得了肺痨没治好,就把自家孩子给耽搁了。
早年的乡间,这种情况比死了老婆的鳏夫好不到哪里,别人会忌讳,说男子命硬,很难再找到如意的媳妇,所以就拖下来。
牡丹父母自是不同意,还觉得晦气,把这姓李的老板客客气气地送出门,父亲一甩袖子:“这都来的什么人,自己家这种情况还好意思上门!你那闺女也是,一天到晚抛头露脸,什么人都能惹上,下次这茶叶别让她去卖了!”
“我倒想把闺女当大家闺秀养在家里呢,咱家有这条件吗?要不是她种棉花卖茶叶,咱家那债啥时候能还完?你还怨上闺女了,没良心的老东西!”
夫妻二人吵了起来,牡丹一篮子茶叶摘完回来了,他俩还在气鼓鼓的斗嘴。
牡丹一问,原来是这回事,马上肯定地跟母亲说:“这门亲事我愿意。”
爹爹的脸一下拉到了桌子上,磕着烟锅就想发火。
牡丹赶紧说,“这一家人我很熟悉,那男娃我见过,可老实的一个人,干得了重活。他们家生意好,不差钱,再说家里没婆婆,嫁过去不用受气。”
牡丹把道理跟爹妈一摆,想想也是,就托人捎信让李家请媒人来做媒。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很快两家就把婚事敲定了,两家都张罗起来。
这天牡丹买布准备做新衣,回来得稍稍晚了些,到村口没见黑子来迎她。黑子来家里已经三年有余,是个壮实的大公狗了,身材魁梧,跑起来带风,牡丹常说要不是这受伤的眼睛,黑子在狗狗里面绝对是精神小伙。
黑子跟她感情特别好,每次她出去都会在村口接她,今天回来的晚,兴许是等太久了回去了。牡丹没在意,大步小步往家赶。
家里最近特别忙,父亲请了两个手艺很好的木匠,在家里给牡丹做结婚用的家什。木匠一般太阳落山就收工,天都擦黑了怎么还在院子里说话?
牡丹正纳闷,许是父亲留他们吃饭。放下包袱就来厨屋帮忙,嫂子在灶下烧水,一大锅开水,不见菜。哥哥蹲在院里磨刀,父亲正在跟两个师傅说话。
牡丹心下一惊,不好,黑子呢?
哥哥努努嘴,院子里种了一棵桐树,不成材,很早就发叉,最大的树杈间吊着一个熟悉黑黑长长的影子。
“黑子?你们把黑子勒死了?”
小哥哥一边磨刀一边说:“刚好下酒,这狗真肥。”
牡丹红了眼,一把夺下哥哥手中的刀,三下两下砍断绳子,黑子软踏踏掉到地上。
摸了摸狗的身体,还是温的,牡丹开始徒手扒开院子里的土,一边嚎哭:“杜四你没吃过肉是吧,黑子要死了,我就不嫁了,在家当一辈子老姑娘。”
一家人都被她吓住了。
“你疯了?狗不就是用来吃的吗?今天刚好犒劳一下两位师傅......”
牡丹不理人,把狗头埋在土里,不一会儿黑子的肚子开始起伏,活了过来。
牡丹跟李家提了个要求,结婚要带着黑子,李家爽快答应了。
03 瞎眼狗成保镖,茶铺生意兴隆
牡丹带着狗嫁到李家茶铺,茶铺的生意越发红火。
李家大碗茶以口感好闻名,水好,火候好,现在牡丹来了,茶叶也好。牡丹种茶炒茶的手艺找到了用武之地,好水沏好茶,再加上勤快的小夫妻,生意想不好都难。
没过几年李家茶铺拆了大棚盖起茶肆,留出雅间,现在不仅卖大碗茶,也有精品茶,巧手的牡丹做起茶点,也卖茶叶。
黑子上了岁数,跺着稳重的脚步在茶肆周围溜达,它轻易不抬眼皮,一副漠不关心的神态,但是要是有人在茶肆打闹,它可不客气。有次有个客人喝完茶想顺走一包茶叶,被黑子当场识破,追出去好几里路。
黑子也有温情的时候,就是陪小主人时,牡丹嫁过来第二年生了个胖小子,家里没婆婆,最大的不方便就是没人带孩子,黑子充当起孩子的保姆,时刻与小主人形影不离。
李家父子很知足,感激牡丹不嫌弃嫁过来,更感激陪嫁来的黑子。
04 家中遭变故,黑子失踪
李家茶肆生意正盛,却不想横遭变故。
爹爹去进货,拉货的骡子受了惊,把他摔下车,又刚好被大蹄子踩到要害,当场殒命,可怜李老板才五十来岁。
牡丹夫妇忙着葬父,关闭茶肆生意,把父亲运回村里与母亲合葬,没想到回到家发现孩子不见了,一同失踪的还有黑子。
牡丹一下瘫坐在门前,昔日热热闹闹的茶肆,突然间人去楼空,剩小两口一筹莫展。
两人疯了一般到处找孩子,确实是疏忽了,平日里孩子一个人在后院玩,他们在前院做生意,这孩子乖巧听话,从不吵闹,今天也是图省心把孩子留在家中,本想锁好门就没事。
这乡里乡亲都认识,要说被拐卖了,真不敢相信。哪怕是被拐卖了也好,孩子起码还活着,只怕孩子自己走出去,掉进河里,或者被山上的猛兽叼走了,那可就没希望了。
夫妻二人顺着小河寻找,呼喊着孩子的小名:“宝啊——宝——”,孩子唤做“李宝”。牡丹边叫边哭,哭得撕心裂肺,孩子才五岁,真有个好歹.......一边哭一边走,怎么就摊上这祸不单行,这么多年没做过坏事啊......
“看,那是什么?”丈夫突然大喊一声,跌跌撞撞往前跑。
牡丹擦了一下模糊的眼睛,隐约看到河边上一团黑乎乎的影子挣扎着往岸上爬,背上还有一团东西,是黑子吗?黑子的块头没这么大。
“是黑子和宝儿,他娘,快来,是他们!”
牡丹三步并两步跑上前,丈夫已经把黑子拉出水面,背上驮着宝儿,孩子两只小手紧紧抓住狗毛
“爹——娘——”孩子冻得哆嗦。
黑子侧躺在岸边,大口喘气,肚子上一道口子在月光下泛着森森白光,没有血色,怕是血流尽了。
牡丹顾不上孩子,抱起黑狗哇哇大哭:“黑子,黑子,你不能死,我给你挖坑!你活过来!你活过来!”
黑子伸出舌头缓慢舔了舔牡丹的手,头慢慢垂下去。
宝儿说自己在家里等的太久了,想出去看看爹娘,家里太安静了,平时不是这样。
在门前徘徊了很久,没有人理会他,后来来了个不认识的人,说带他去找爹娘,黑子一直跟着,那人丢石头黑子也不回去。
那人抱起宝儿想跑,黑子冲着那人大叫,扑上来咬他,他不得不放了手。过了一会他带了帮手来,还有刀,他们刺伤了黑子,黑子一边退一边把小主人往河边带,把他推进河里自己也跳了下去。
河水把他们带出很远,黑子一直让他趴在背上,才没被淹死。
牡丹夫妇把黑子葬在公婆旁边,把它当亲人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