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黎干还是京兆尹的时候,曾经到曲江去看道士祈雨。当时围观仪式的有数千人,把整个道场围得水泄不通。
黎干来的时候,纵使人群再密不透风,也要为他逼挤出一条小道,好让他人马一并走过,但走到一矮小的老人处时,这老人却拄着拐杖不肯走。
黎干当时就大怒,命人杖打这老头二十大棍。当差的戾气重,不由分说就把老人按倒在地,举起棍子就不要命地往下打去。
哪知这木棍子打在老人身上,就像是鼓槌击打在了蒙皮的大鼓上,发出“咚咚”的震响,好似有人正击鼓鸣冤。
打完,这老头便一骨碌地爬起身来,甩了甩胳膊,像没事人一样头也不回地走了。
黎干倒吃了一惊,这二十大棍就算打在壮实的青年人身上,也不可能这般轻松,莫非这老头不是平常人?
带着疑问,黎干迅速下令,命有经验的坊卒找寻老人的下落。
这老坊卒一个挨一个坊地找,直到兰陵坊里,看见那老头进了一小门,只比狗洞要大一点,听他大声地抱怨说,“今天真是被羞辱够了,有机会我不得让他好看。”
坊卒于是回去禀报黎干,黎干大为惊怕,匆忙换了便服与坊卒一同前往兰陵。当时天色已经昏黑,坊卒把黎干带进门去,就原地待命了。
黎干战战兢兢地钻了进去,见老人熟睡在床,才稍稍放下心来,顺势拜伏在地,高声唱道,“有眼不识泰山,实在罪该十死。”
老人惊起,问道,“是谁把你带到这里来的?”于是,主动把黎干扶起。
黎干认为可以强词夺理,就有所傲慢,“您看哪,我贵为京兆尹,威严如果有所损伤就会影响到我的执政。
况且您又藏身在杂堆里,如果没有一双慧眼,绝不可能发现您的身份。若是因此就认为开罪于您,这不就是钓鱼执法,不是义士的行为了吧。”
老人听了就笑说,“是老夫的过错。”
于是摆酒设席,宴请黎干,又让坊卒坐下。夜深,老人又与黎干探讨起养生之术,言理之辩,黎干却越听越怕。
因此,老人又说,“老夫有一伎,不如就请她为大人助助兴如何?”
于是,拍手,伎入,紫衣朱鬟,目如闪电,抱二长短剑,在庭院中挥舞起来,跌宕起伏,寒光四射,美得惊心动魄,那剑越舞越近,已经快要贴上黎干的衣襟。
黎干吓得冷汗连连,忙跪在地上叩头求饶。
吃过饭,那女子直把其中一剑往黎干跟前一摔,娇声喝道,“试向黎君试试胆气!”
黎干又向老人拜,“今日以后,黎干这条命就是您给的,请放我一马。”
老人叹道,“你的骨相没有道气,这不是可以教的,以后就不要再见了吧。”说罢便告辞了黎干,进里屋去了。
黎干回去后,面如死灰,对着镜子一照,一夜之间,两鬓的头发已经掉了许多,第二日再去探访,里面已经没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