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有个姓闵的书生,名叫闵预,他年方弱冠,出身书香世家,容貌俊美,风度翩翩,平时非常注重仪容修饰,人送绰号“在世潘安闵公子”。
这一年,闵公子的叔父青岩先生要到京城参加会试,闵公子为了增广见闻,也跟着叔叔来到了京城。
进京之后,叔侄两人一起住在了客栈。几天之后,青岩先生去参加考试,叮嘱闵公子不要乱跑等自己回来。闵公子正年轻,一个人在客栈根本待不住,他觉着百无聊赖,便来到崇文门逛街。
他四处走了一圈,走得口干舌燥,便来到一家酒馆喝酒。喝了几杯酒之后,他觉得这里也没什么意思,正想起身回客栈,此时忽然来了一个衣冠楚楚的陌生中年男子。
那男子自称姓张,是本地一个举人,见闵公子是个读书人,所以特来认识一下。
闵公子信以为真,和男子相谈甚欢,男子命随从拿出一壶好酒,劝闵公子喝酒,闵公子连连道谢,喝了几杯之后,忽然觉得头晕眼花,接着就趴在桌子上不省人事了。
等闵公子醒过来之后,发现自己身处一间装饰华丽的密室之中,两个30多岁的风韵尼姑,正在笑盈盈的看着自己。闵公子问尼姑:
“你们是谁?这是什么地方?为何我会在这里?”
两个尼姑笑着说:“公子,我们特意派人请你过来,你又何必问这里是什么地方呢?有我们陪着你,你还怕寂寞吗?”闵公子这才知道,酒馆遇到的中年男子是故意把自己灌醉,送到了尼姑这里。
闵公子大怒想要强行出去,两个尼姑说:
“这里是地下密室,要出去需要经过六七道暗门,你没有钥匙,即使杀了我们也别想出去。如果聪明,就乖乖留下来,共享鱼水之欢。”
闵公子这才知道自己落入了淫窟之中。从那天起,闵公子就成了两个尼姑笼中之鸟,被迫做了面首。
后来又来了两个四旬左右的尼姑,也强迫闵公子服侍她们,半个月后,被尼姑旦旦而伐之的闵公子变得面色蜡黄,瘦成了一把骨头,往日的风采早已不再。
其中两个尼姑觉得闵公子成了药渣,没有利用价值,想要杀了闵公子,毁尸灭迹,然后再找新人。还好有一个尼姑心地比较善良,表示不同意,说让闵公子休息半个月,如果到时候还是没用,再杀不迟,这才留下了闵公子一条命。
从那天起,四个尼姑都不再骚扰闵公子,每天派人给闵公子送饭吃,闵公子的身体渐渐康复了一些。
随着身体的日渐好转,闵公子想要逃离这里的念头也越来越强烈。这个密室之中供奉着一尊观世音菩萨像,闵公子每天一早一晚,对着观世音菩萨像虔诚祈祷跪拜,希望菩萨能帮助自己逃离陷阱,回到客栈和叔叔团聚。
闵公子还在房间发现了一本《心经》,于是每天念诵《心经》百遍,以至于做梦的时候都在背诵《心经》里的经文。
这一天晚上,闵公子正在念诵心经,能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身穿青色衣服的老太太。老太太对闵公子说:
“赶紧起床跟我走,我带你出去,如果耽误了时间,你就永远也出不去了。”
闵公子听了又惊又喜,也来不及询问,急忙披上衣服,光着脚就和老太太走了出去。老太太在前面开路,遇到锁着的门,她用手轻轻一拂,门锁就自己打开了。
闵公子在后面紧紧跟随,黑暗之中,老太太身上散发着明月一样的白色光辉,照耀着四周。走了两条地道,过了六七重门,老太太指着最后一道门说:
“你从这里出去就安全了,千万不要走回头路。”
闵公子刚想道谢,转瞬之间老太太已经消失了。闵公子这才知道老太太是观世音菩萨化身,特意来搭救他脱离陷阱的。
闵公子极为感动,嘴里默念观世音菩名号,然后推开门终于走出了尼姑庵。他害怕被尼姑发现,不敢停步,一口气走了七八里路,这才在一个高土堆边停下。这时候已经是将尽五更天了。
闵公子四处看了一下,发现自己身处天坛北边的墙根下面。他休息了一会儿,向当地人问了路,借了一双旧草鞋,终于走到了客栈,和叔叔青岩先生团聚了。
青岩先生见侄子还活着,忍不住喜极而泣,问道:
“你这孩子,这一个多月去哪里了?怎么披头散发这般瘦弱憔悴?”闵公子便将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叔叔。
青岩先生听后感叹说:“你太年轻,不知道人间险恶,如果不是观音菩萨慈悲感应,你的小命早已不保,我也没脸回去见你父母。从今以后,不许你离开我的视线,好好调养身体,不要回去让他们见了你模样担忧。”
闵公子善于画画,青岩先生让他画了一尊观世音菩萨的画像,在家中朝夕供奉,以此感谢观世音菩萨救命的大恩大德。